祝慈抬頭一看是她,歎了口氣說道:“彆提了,孫導一個也沒看上。”
廖荃對此有心理準備,隻覺得可惜,卻沒有過分扼腕。
“那你還在忙什麼?我去把那部公路片定下來吧,他們的導演想早點開機。”
“不著急。”祝慈連忙製止她,“我跟孫導爭取了一下,他同意我一個月後再試一次,那部片子要不然就推了吧,彆耽誤人家。”
廖荃有些意外,打趣道:“又不是你對劇本挑挑揀揀怎麼都不滿意的時候啦?孫導這戲可是什麼都沒透露,你就這麼著迷?”
祝慈撓了撓臉頰,猶豫地說:“我隻是覺得,這個機會離我這麼近,如果不努力爭取一下,可能會抱憾終身。”
廖荃都被她磨得沒脾氣了,攤了攤手說道:“行了,我去和那邊說,順帶把你的檔期調整一下,一個月是吧,你就負責好好準備,剩下的放心交給我。”
祝慈心裡一陣熨帖,也知道給她們添了麻煩,隻好加倍努力,爭取讓自己更加貼合孫導的要求。
之後的幾天,祝慈又進入了閉關狀態,在通感室待著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民國時期各人的命運十有九悲,那是一個伴隨著硝煙、戰火和鮮血的時代。
祝慈不相信孫懷英隻會在電影裡展現真善美,所以她在訓練的同時,閱讀了大量與真實曆史有關的文學作品。
她嘗試著把試鏡時那三個形象融合在一起,為她編造幾條合乎邏輯的人生路線,不斷壓榨自己的想象力去讓她鮮活起來。
就在祝慈沉醉於人物塑造時,網上悄然間多了不少關於她的黑通稿。
大部分是似是而非的爆料,附上幾張真假難辨的聊天記錄。
不外乎說祝慈動用關係搶人角色,或者拿了三金影後便看不起小劇組,耍大牌等等。
越是沒有真憑實據的小道消息,流傳得越快,同一時間大量推送,總會在路人那裡留下不好的印象。
尤其祝慈兩三個月沒有下一部戲的消息透露出來,難免會有人嘀咕。
[吃瓜]怎麼感覺這段時間論壇裡祝慈的黑帖一下子成倍增長呢?
一樓:我也有這種感覺!風向變得好快,之前金烏頒獎的時候不還是一片恭喜嘛?
二樓:不會是被對家搞了吧?有詐。
三樓:那些黑帖我都不稀罕回,都是老追星人了,誰還看不出其中的套路,隨隨便便兩個人聊天也能當成證據?我現在就能炮製一百張不重樣的來!
四樓:現在給素人編瓜都不會用這種招數了,祝慈擋了誰的路啊?
五樓:就不能是她自己確實立身不正嗎?你們怎麼這麼信任208w的人品呀?反正我這存疑。
六樓:很奇怪啊,她可是拿了三金的人誒,這麼長時間都沒定下一部戲,難道不是在騎驢找馬?
七樓:你這話就很難聽了,就不能允許人家對劇本要求高?我倒寧願她空檔,也不想她接爛片壞自己口碑。
八樓:放瓜的人手段真高啊,祝慈什麼都沒做呢,輕輕鬆鬆就被潑了臟水,還沒法澄清。
九樓:你們糯米糍真就乾看著?黑帖天天飄著你們也忍得下去。
十樓:已經反饋給工作室了,撕起來局麵會更糟,我們也在高讚澄清了!
……
祝慈的團隊早早便監控到了這股不正常的黑潮,也鎖定了發消息的幾家源頭,可惜對方似乎有不小的背景,始終查不到幕後主使。
廖荃先讓宣傳的人多發些正向通稿,把各個平台的黑帖壓下去,可是這樣終究治標不治本,無奈隻能問祝慈有沒有印象和誰有過不愉快。
祝慈看了下黑通稿發散的時間,正是在她去過孫懷英家之後,心中便有了懷疑的人選。
她放下手中的報告,對廖荃說:“怕是孫導那部戲的競爭者們。”
“你是說……毛平威她們?”廖荃皺眉道。
“具體是誰肯定無法確定,也可能是後來者,孫導不可能隻見過我們四個。”祝慈搖了搖頭,無奈地說:“這種沒有憑據的黑料動搖不了我的根基,她們估計是聽說了我還要試鏡的消息,想添個堵罷了。”
廖荃了然,哼笑道:“她們也隻能使這些手段了。”
祝慈淡然地說:“如果不是我平時謹慎小心,不留把柄,現在肯定沒有這麼簡單,她們不把我徹底踩下去是不會罷休的。”
廖荃麵沉如水,拿起報告站起來說:“我先去把澄清發了,再取證告幾個號,你就好好在家準備,彆為這種事分心,反正還有幾天就該見分曉了。”
祝慈默許了她的做法,接著便把這件事拋之腦後,她的時間很寶貴,一點一滴都不能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