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隆慶玻璃(2 / 2)

鑄鼎大明 申小乙 2645 字 6個月前

太子露出一個如釋重負般的笑容,伸出右掌來,周顯庸立即也伸出自己右掌,兩人相對一擊掌,彼此都笑起來。

吃罷午飯,周顯庸趕去文淵閣求見天順皇帝,把自己擬定好的琉璃廠計劃呈上去,請皇上批複。

他提出以下幾點方略:由於兩者的工藝差距較大,製作流程也大相徑庭,專門製造玻璃的琉璃廠,不再和原來的建築琉璃和藝術琉璃混在一起管理,需要單獨成廠。至於名字,他擬定了“隆慶玻璃廠”,等麵呈皇帝後再批複。隆慶玻璃廠又辟成兩部分,一部分專門為皇家製作玻璃,另一部分作為商用,這部分售賣所得利潤四成上繳內庫,三成上繳國庫,另外三成作為技術和管理歸隆慶侯所有。

因為隆慶玻璃整體收益中,內庫得利最多,皇帝自然非常樂意。周顯庸雖然自身占比不算多,但勝在不用自己投資,而且生產力擴大數倍,又有皇家保護傘,總體說來差強人意。

如今他的“隆慶集團”分出兩大版塊,主要版塊是農業高產培植,這個版塊從始到終都沒有商業價值,一直是往裡投資研究的,但這是周顯庸最最看重的版塊。另一個版塊是生產和商業運作。

這第二大版塊中又分出三部分:隆慶玻璃,隆慶眼鏡係列,隆慶酒樓。在王守正的統籌管理下,所有的項目都在有條不紊地順利進行。

而周顯庸本人,則拿出全副精力去和琉璃廠交接、改造。其間必然是會遇到各種各樣不愉快的小卡絆,陰謀陽謀,損害誰的利益誰著急,好在有聖旨做倚仗,蹉跎上一陣子,也都順利解決了,一直持續到年底,終於開始生產。到臘月二十八,周顯庸終於把隆慶玻璃廠前期生產的所有玻璃都給皇宮內外換了個全。

兩位最早從青州府過來的玻璃燒製師傅,早在第一批隆慶侯府的玻璃燒製成功後,就看到了這行的前景,馬上寫信告知家裡老小,一齊來京城安家,往後的日子他們就停等著安享富貴了。

為了表示自己對這爺倆的看重,周顯庸特意請姚巒、許闊達二位錦衣衛專程去青州府幫忙接來他們的家眷,這兩位玻璃燒製的第一功臣就此定居京城。

春節休沐,周顯庸又和王守正坐在書房裡討論起他另一個計劃來。

他先是在紙上畫了一個肚子大,底部和口子都小的一個酒壇子形狀的容器,拿給王守正看。

王守正拿起來看了一眼就問:“侯爺這是想做一些玻璃酒壇?”周顯庸搖了搖頭道:“咱們老祖宗裝酒用瓷壇都好幾百年曆史了,用不著我再去創新,我這是打算做一批玻璃壇子,做一批水果罐頭,在京城這些達官貴人之中售賣。”

“什麼是罐頭?”王守正來了興趣,他知道這位侯爺腦子裡有許多常人無法理解的稀奇古怪想法。

周顯庸道:“罐頭是我給它取的名兒,王兄,你想,南方的水果有許多不等運到北方就腐壞了,因此,北方許多有錢人,一輩子都難以吃到南方的水果。咱們把南方容易壞的水果,比方荔枝、柑橘、楊梅、桑葚、葡萄、枇杷、櫻桃等等,用冰糖熬製後,再用玻璃罐子裝起來,密封起來,再上籠蒸後,就能保持經久不壞。等運到北方,再賣出去,就是非常可觀的一筆收入。”

“這玻璃果真有此妙用?”王守正對這些廚下的作法一竅不通,他目露懷疑之色。

申小乙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