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
“不錯。”老漢拿起茶壺灌了一口水,目光幽深:“老朽的兒媳婦在家中做飯,結果一鍋粥竟然熬成了毒藥……哎!”
譚曉呆滯了半晌,低頭道:“對不住。”
“這是誰的錯呢?”
老漢搖搖頭,“老夫也沒怪你,隻是想著這些人太過惡毒,竟然連家人都不放過,若是有朝一日遇到了……你且避著些。”
他的目光變得冷厲起來:“若是他們敢害人性命,老夫必將血濺三尺,讓這天下再無良善之徒。”
“家父最近身體漸漸恢複了,家母高興的很,還念叨著說要去城外拜佛求子。”
譚曉說到這裡時心酸了。
老漢笑了笑,卻有淚珠滾落,說道:“孩子,莫哭,人終究會有老去那一天,不管貧窮富貴,隻要心靈健康就行了。”
譚曉擦拭著淚水,說道:“家父雖然不愛讀書,可心思純淨,每次聽到家母提及寺廟之類的事兒時,家父就會發愣,有時候會喃喃自語,說是佛祖保佑,這樣一來家母就會高興。”
“家父不識字,卻認得許多佛經……有時候家母誦讀經典,家父會偷看,有時候家母念到精彩處,家父會拍掌叫好……”
譚曉的眼中又湧起了淚水,哽咽道:“家母常說……家父雖然沒讀過什麼書,但卻通透豁達……家中雖小,卻有一股子溫馨之氣,讓人眷戀。”
老漢的臉上浮起了微笑,說道:“是啊!你家父從未嫌棄過咱們,還教導我們讀書……這世間有幾個父親肯教孩子讀書?更何況他們還不是普通的讀書人。”
“家父說學問是用來治國,不是用來賣弄的東西,所以他希望我們能做一個真正的讀書人,而不是為了顯示自己的見識和學問,就故作矜持。”
“這話說的很好,老夫受益匪淺。”
“家父還說,要學好本事,除去治國之外,其實還有彆的本事,比如說殺敵……”
老漢愕然,然後失笑道:“他倒是樂觀的很呐!隻是這等事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譚曉抬頭看著他,誠懇的道:“家父還說,學醫也是用來救人的,隻有把這些本事全部練好了,以後才不會被人欺辱,否則……”
“你爹爹說的極好。”
老漢的眼睛眯了一下,說道:“不過你爹爹的學問不夠,這些年來也是靠著我照顧他。”
譚曉低聲道:“待詔,在下的父母皆亡,若非是家父,早就餓死街頭了。”
他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
“哦!”
老漢緩緩坐直了身體,問道:“你父親曾經考取功名,隻是不堪入仕罷了。”
譚曉垂眸道:“是的。”
“可惜了。”老漢歎息一聲,旋即眼中閃亮:“你父親曾經考取功名,可見也是胸懷坦蕩,這般人值得追隨,既然如此……”
“多謝家父。”譚曉喜形於色,躬身致謝。
老漢笑吟吟的道:“你今年多大了?”
“在下十五歲。”
“那就好。”
老漢笑道:“十五歲正是壯年時節,老夫準備去南方遊曆一番,正巧缺個護院,你……”
“待詔。”
門外傳來了沈安的喊聲,老漢起身道:“稍待。”
稍後他出來了,問道:“何事?”
沈安拱手道:“待詔,在下剛接到消息,說是宮中有人出宮了,您看……”
老漢的神色淡定,“宮中出宮?誰?”
沈安說道:“是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