徭役就不行了,他們本來就是民籍,需要脫什麼籍?
而且他們不像那些工匠一樣,全家幾代人都在這裡,他們乾完活可是還要回家的。
但薑旦想把他們留下來,想把他們全部納入寧王建築公司。
畢竟這個工程乾完,這些人可就都是熟練工了。
崇明島上臨時建了一座大平層做政務中心。
大廳的中間建了個玻璃房,把白銀都擺在裡麵,一層一層的,但凡進來的人都看得到。
展現的就是一個財大氣粗。
當然加入寧王建築公司等標語肯定是少不了的。
奈何八十萬人裡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不識字。
掃盲班必須也要跟進,掃盲班的老師當然就是由奶奶和伯娘的宮人來擔任了。
她們都識簡體字,簡體字早就在宮中普及開了,奶奶她們又格外支持,所以宮中都會。
薑旦又將所有人按前世生產大隊那樣編組。
隻不過前世是生產大隊,這裡是施工大隊。
酬勞采取工分製,就是記個數,又不用真給錢的那種工分製。
嘻嘻,真以為薑旦整個銀山放那就是要給他們錢啊!
他隻是告訴大家一個訊息,他有的是錢,不會差他們的。
不過錢當然還是會給,但現在不能給,用錢的地方還多著呢!
完工後再按一工分兌換一文錢的比例兌換給他們就是了
而且完工之前他們是不能回家的,拿著錢容易掉,還不如放薑旦這裡給他們存著。
平時生活中他們想要買什麼,直接從小隊財務那裡登記劃扣就行了。
薑旦將這八十萬人劃分為無數以20人一組的小組,由組員選舉出一名組長負責,然後多個小組組成小隊。
小隊的規模要看具體的任務來劃分。
小隊的領導層由隊長、副隊長,會計、記工員組成,小隊領導職務皆由小隊內成員投票選拔。
再視具體任務組成一個大隊,大隊的領導層隻有三人,分彆是大隊長、治保主任(解決糾紛的)、會計。
所有大隊除了治保主任他們內部推舉,大隊長皆由黑衣衛的人擔任。
總隊長李為民。
全隊沒有設置出納,又沒得錢,就是在紙上畫幾下要出納乾嘛!
領導當然也不是白乾,每月會有適當的工分補貼。
再頒布了工分分配以及獎勵製度。
把前兩個月的工錢全部折算成了工分。
八十萬徭役聽說一工分可以換一文錢,而且工分比之前來時說的還要多。
本來挺高興的,現在上麵居然要把前兩月的工錢也折算成了工分,頓時就炸鍋了。
有些調皮的一聽本來要給的錢沒有了,立馬就起哄教唆他人和自己造反,要去奪政務中心的銀山。
光看不給拿怎麼行?
薑旦看到失控的場麵,頓時無語了。
媽的,工分製度講得那麼明白,他們也說好好好。
現在就是將之前兩個月的工錢換成工分,怎麼就有錯了呢?
反正以後都是工錢都是發工分,這有什麼區彆嗎?
百姓愚昧啊!
被壞分子一挑唆,立馬就心甘情願給人當炮灰。
這場動亂很快就在三萬支米涅槍下給鎮壓了。
但凡敢闖進政務中心的人,不管真搶還是假搶,統統都給擊斃了。
其他跟隨起義的人大概有一千多人。
薑旦沒有處罰他們,而是按照原來說好的那樣發工錢給他們,他們不參與薑旦指定的任何獎勵政策。
也沒有將他們重新分組,還是留在原來的小組。
這些人拿著錢有些茫然,為什麼自己造反,主家不但結算工錢還不懲罰自己?
心道主家肯定是個言而有信的人,那工分肯定會按他說的一分兌換一文,頓時心裡有些後悔。
有些沒有參與起義的人,看著他們拿了錢又沒有被處罰,頓時也開始茫然了,甚至還有些後悔沒有參與起義。
薑旦也很茫然,自己代表朝廷,朝廷說的話他們還不信?
有沒有搞錯?
薑旦本來還想走到這群徭役中去,與他們打成一片,可照這情形看來,很危險啊!
他決定製定嚴格的紀律來治理這些人,包括士兵和船廠員工。
反正就是島上所有人的軍容、軍紀、軍姿、內務全部嚴格按照薑旦提出的現代化標準來。
喜歡不要亂搞啊!我穿越過來是享福的請大家收藏:不要亂搞啊!我穿越過來是享福的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