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征討大隋派遣大軍前來此地,薛舉做足了一戰的準備。
「父親,來人是楊玄感。」
薛仁杲早早便探查清楚這次的隋軍領軍之人。
「本王隻知此人是楊素之子,此人韜略如何?」
薛舉沉思著,對於楊玄感了解的並不多。
「霸王,此人懂兵法,他人稱其為髯似關公,勇如項王。」
西秦將領宗羅睺本就為賊寇出身,平日裡小道消息知之甚多。
「好一個髯似關公,勇如項王,此人何等武勇,竟然也敢這般口出狂言,待此人來,我親自將他擒殺!」
薛仁杲偏偏就不信這些個傳聞,都是胡說八道。
真有能力,像他這般萬人敵,何須自吹自擂。
「我兒誌氣非凡。」
薛舉大笑一聲,對於楊玄感根本沒有放在心上。
若是勇如項王,他也可以這般自稱。
不然,他為何自稱那西秦霸王?
「霸王可以小覷楊玄感,若是我們敗了此人,大隋怕是要派遣那武信前來。」
宗羅睺不像薛舉父子那般自大,目空一切。
大隋除了楊玄感,那橫掃高句麗等國的武信,可還沒有參戰。
「此人的確厲害。」
說起武信,薛舉的氣勢下降了許多。
作為西北邊境的校尉出身,他誰都可以不服,唯獨不能不服武信。
當初征討吐穀渾,他雖沒有親眼見證武信的勇武,卻也跟著楊廣一起出征。
即便是強大的吐穀渾,也被武信攪的天翻地覆。
若想西秦長遠久存,還是得想辦法與武信抗衡。
「父王為何也膽怯了,兒不怕這武信。」
薛仁杲一甩手,什麽信侯,什麽橫掃高句麗。
萬人敵的本事他也有,武信名聲在外,那是沒有遇到他。
倘若武信真敢來犯境,他定然讓其有來無回。
「還是得小心。」
薛舉知兒子驍勇善戰,可也不能太大意。
畢竟武信的名聲,那是真刀真槍打出來的。
他們雖起事後順利無比,卻不曾遇到棘手的人物。
所以,麵對名聲在外的武信,還是不能大意。
楊玄感離開大興,很快便率領大軍過了天水,抵達隴西邊境。
到了此處,距離薛舉的地盤也就不遠了。
「楚公,東都書信。」
「知道了。」
楊玄感轉身入了大帳,打開書信查閱起來。
信中楊廣對於他怒罵獨孤氏,與反賊不共戴天,給予了極大的肯定。
不過他索要的半年糧草,被砍成了三個月。
而楊廣給的理由則是各處反叛勢力頻頻起事,朝廷派遣大軍壓製,尚沒有半年糧草。
從書信上來看,似乎楊廣並未懷疑他。
那他也得抓緊時間,儘快與薛舉交戰,拿下金城等地作為根基,與大隋來抗衡。
……
大興。
豆盧寬得知武信要來,在城門處等了許久。
見到武信一行人的身影,趕忙迎了上去,開口說道:「表侄女婿!」
「豆啊,忘了要稱職務?」
程咬金嘿嘿一笑,攬著豆盧寬的肩膀提醒。
除了豆盧寬,還有大興的一眾官員。
見到武信,他們紛紛上前參拜。
「治禮郎高士廉,拜見侯爺。」
武信聽聞此名怔住,誰,高士廉?
這不是長孫兄妹的舅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