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想要做出反擊……其實也反擊不到什麼。
航天、航空這方麵,海外其他國家,米帝、歐洲那邊,還是很強的,有底子的。
夏國這邊,在航天、航空領域某些方麵實力也很強。
特彆是載人航天方麵。
如今火箭可回收技術驗證成功,其他方麵奮起直追,很快就能追上,然後從追趕者成為領跑者。
這都是可以預料的。
李易也明白霍凱峰這種老航天人心裡的感覺:“想要正常反擊是沒什麼辦法,但是……”
“可以另外一種角度來反擊。”
太空雖然是無主的。
實際上是劃分了地盤、是有限的。
誰先占據,誰就有話語權。
“所以呀,還是要看我們的研究進度……”
星海宇航公司,大型火箭、重型火箭的研究如果取得進展,再完善相應的火箭可回收技術。
到時候,在航天領域找回場子就行。
李易可是記得,後世夏國在航天領域、載人航天、宇宙空間站方麵,那是全麵領先。
弄得米帝那邊那是一點辦法沒有。
就連米帝當初所謂的登月,都被各種錘……是假的?!
反正許多人吃瓜!
星海宇航已經和國內多家官方企業達成合作。
如今大型、重型火箭的研發,也有了新的支持。
官方的很多技術資料已經和星海宇航對接。
人力方麵也有了很大支持。
諸多頂尖科研團隊和星海宇航達成合作。
大型、重型火箭的設計、研發加速進行。
“我們的進展很快,我們在‘軌跡空間科技‘的大型火箭原基礎上,進行了優化,特彆是百噸級可重複使用、變推力液氧甲烷發動機,得益於人工智能技術的加入,以及材料方麵取得的突破……發動機的研發基本定型!”
發動機這東西,是所有飛行器的核心。
隻要發動機解決了。
火箭整體的研發設計,就會方便很多。
隻要發動機給力,就算是大力飛磚、大力出奇跡,火箭設計上就算達不到完美,也不會有太大問題。
在星海宇航公司研發中心。
李易見看到研發團隊許多新麵孔。
要知道,李易在星海宇航也待了很久,特彆是研發團隊這邊,李易是比較熟悉的。
這次多出來的新麵孔,有航天材料工藝院、夏航研究院、夏航一院、夏航二院的團隊。
這些團隊不是加入到星海宇航。
而是協助研發!
星海宇航大型火箭:星箭1號,基本已經完成。
整體長度預計有60米左右,擁有1個芯級模塊、1個芯二級模塊、4個助推模塊,搭配星海宇航正在研發百噸級可重複使用、變推力發動機,擁有約150噸的真空推力,預計需要使用10台這樣的發動機,擁有16噸的GTO運載能力。
可以發射大型探月衛星、航天器、空間站建設、深空探測任務都沒有問題。
當然,這隻是初步設計。
真正的設計落實,完成風洞實驗、強度試驗、環境試驗、地麵試車和飛行試驗等各方麵試驗才能真正敲定下來。
不過,看星海宇航多出這麼多研究團隊。
李易覺得星箭1號火箭進行試射,應該不會太遠。
星海宇航今年的發射的火箭,還是在快舟Y型火箭上,進行衛星發射任務。
完成星海科技那邊,數百顆衛星發射任務,然後進行星箭1號火箭的試驗,以及更為龐大的重型火箭:宇箭1號的研發。
宇箭1號,是一款重型火箭,僅僅是設計整體長度超過100米左右,是和土星伍號、N-1運載火箭、以及未來SpaceX的星艦,屬於一個級彆的重型火箭。
星箭1號火箭的研發完成後,就可以用來測試和驗證宇箭1號的研發。
星海宇航公司,預計在5年內,讓宇箭1號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