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年前的大禮,光刻廠技術驗證成功!(2 / 2)

比臨海第三代SSRF,確實有差距。

那也比燕都這個好。

廬州那邊應該沒那麼難溝通。

“先拜托高主任去問問了……資金不是問題。”

李易親自拍板。

燕都這邊第一代同步輻射裝置確實不太行。

眼看著,都到了技術驗證階段,所有技術都湊齊了。

光刻也確實能完成。

就是達不到要求!

整套設備和技術,都優化好多次了。

不應該有什麼問題才是?

夏科院、物理研究所高主任出麵,和廬州同步輻射光源談了兩天。

廬州同步輻射裝置,1990年建成。

如今落後臨海第三代同步裝置太多。

隻要給足夠的資金,改造一下,拿來驗證‘光刻廠’是沒問題的。

這次高主任親自去溝通,加上領導對這件事也比較重視。

協調過後同意了李易這邊做技術驗證。

“年前應該能完成驗證!”

設備還需要改裝和調整,時間上不著急。

這東西雖然是90年代建成,但精度很高。

僅僅是調試就需要很長時間。

李易這時候也沒事情乾了。

留在這邊,協助星海科技的團隊,幫忙改進人工智能在光刻廠方麵的輔助研究!

光刻廠項目和材料方麵的研究,還是有很大不同。

人工智能技術輔助,帶來的幫助也是有限的。

不過,李易有‘預知未來’的能力。

平時除了盯著外彙市場,就是看看大A有沒有突發情況……順便看看自己和身邊人,是否會出什麼意外。

及時避免!

如今,用在研究上,多多少少還是有些用的。

雖然有些雞肋……隻能‘預知未來24小時’的情況。

通過不斷預知未來24小時的情況,進行修正。

多少有一些用的。

不過……像光刻廠這樣的項目,未來24小時內,很少會有比較大技術突破。

隻能說,每天不斷總結,然後通過預知未來,看24小時後的總結,提前一天將總結的問題提出來。

再解決!

有時候也能看到解決方案!

為整個項目帶來提速……但不多。

這種提升,還需要李易每天都要參與研究項目中。

不需要他時時刻刻都加入進去。

到了晚上,用‘預知未來’的能力看一下就行。

年前,廬州同步輻射裝置改造完成,整個光刻廠項目的技術驗證工作再次進行。

這次……大家都很有信心。

“3,2,1……來了!”

“沒問題,約束很穩定~”

“工作台肯定沒問題,我們驗證很多次了。”

“開始光刻!”

“很穩定~”

“90nm,這都要1微米級彆了,還不穩定、不能驗證成功,證明‘光刻廠’的想法就不行!!”

“……”

這次驗證的技術,是90nm的製程工藝。

90nm……再高的話,就是微米級彆了。

現在大部分家用電器,都不用微米級彆的芯片了。

內卷嚴重的電視,使用的都是28nm的芯片。

就是洗衣機,也是五六十納米的芯片。

當光束在同步輻射裝置中釋放出來,進入‘光刻廠’實驗室中。

可以看到約束得很好,然後通過各種設備和鏡頭,急轉直下,化作一束光,開始對晶圓進行光刻!!

90nm的工藝,以目前‘光刻廠’項目的技術設計,應該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廬州同步輻射裝置,比燕都那邊的強大不少。

穩定很多。

看一束光,在晶圓上進行精準光刻,所有人臉上凝重的表情變得輕鬆起來,露出微笑……甚至直接笑了出了聲!

激動得相互鼓掌、摟肩。

“成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