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來求見佛子?
大夏皇宮裡哪來的佛子?
李觀瀾神情一愕然,忽而想起了去年跟著目前離開皇宮,回自家北境王府去看拆房子的時候,見到的那個跟隨在太常衙門那群人裡的僧人淨空。
那和尚就是佛門淨土宗的諸多佛子之一。
不過。
淨空犯了事以後,被押到鎮魔司裡嚴加拷問,最終卻被拷問出來是羽化魔教的餘孽。
因為此事。
李道玄直接去了一趟淨土宗,登門問罪。
自那時起。
就再也沒有僧人出現在李觀瀾眼前。
而現在。
有大禪寺僧人來到東宮,說是來此求見佛子。
李觀瀾眼神一凝,問道:“誰是佛子?”
夏荷道:“那高僧暫且沒說是誰,但根據他話語裡的意思,他想求見的佛子,似乎指的就是殿下。”
李觀瀾微微皺眉。
砰。
趙衝霄重重的把秘籍往桌上一放,哼聲說道:“這大夏的東宮當中,隻有我青雲宮的弟子,哪來的什麼佛子?”
夏荷緊跟著說道:“是的呢。咱們世子殿下怎麼可能是他們佛門的佛子!”
嗯。
趙衝霄點了點頭。
李觀瀾卻問道:“高僧是什麼僧?”
夏荷答道:“回殿下,高僧指的是德高望重的僧人。”
李觀瀾又問道:“為什麼德高望重?”
夏荷道:“就是品德高尚,受人尊敬。”
李觀瀾再問道:“誰認可的?”
呃。
夏荷有點被問住了,仔細想了想,隨後才說道:“殿下的外婆,也就是先皇太後,就是信佛的。當年先皇太後尚在人世的時候,每逢初一十五,就要吃齋禮佛,有時還會把大禪寺的僧人請到宮中來講經,管他們叫高僧,說他們若有事情,可以恩準他們來宮中探望。”
“這回,大禪寺的高僧就是拿著先皇太後給的令牌,說是秉承著先皇太後在世時的遺願,來東宮誦經,替大夏皇朝祈福。”
“那高僧還帶了一卷佛經,是由先皇太後當年親筆抄寫……”
夏荷直接把事情說得清清楚楚。
李觀瀾靜靜聽著。
難怪大禪寺的僧人能來到東宮。
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去年到時候,那淨土宗佛子淨空搞事情,意圖用佛門手段影響李觀瀾的心神,此事讓劉扶搖覺得非常惱火,對太常寺裡的那些僧人一直沒什麼好臉色。
若是尋常僧人,來東宮說什麼想求見佛子,隻怕就算不被劉扶搖叫人當場打死,也會被亂棍打出宮門。
但對方帶著先皇太後親手抄寫的經文。
而且先皇太後在世的時候,曾經親恩準大禪寺的僧人來宮中探望。
再加上。
大禪寺的僧人又說是遵循著先皇太後的遺願,是為了給大夏皇朝祈福,這才來宮中誦經。
這樣一來……
不管是劉扶搖還是劉乾坤,都不能隨隨便便就把對方趕走。…。。
不僅不能逐客。
而且還得按照宮廷禮儀來接待。
否則就是不尊重早已去世了的先皇太後。
那就是不孝。
李觀瀾思忖著這件事情裡的門門道道,眼神漸漸變得冷冽起來。
外婆當年在世的時候,信佛吃齋,偶爾把大禪寺的僧人請到宮中來講經,此事無可厚非,沒什麼好說的。
畢竟這世間,有很多老人家都信佛。
可現在。
外婆她老人家都已經不在人世了。
而這些大禪寺的僧人,卻還拿著老人家當年的恩準,跑到東宮裡來。
此事……
做得多少有些不地道了。
不過。
這都是大人們的事情。
自己現在還小。
靜觀其變就是了。
李觀瀾拿起被趙衝霄放在桌上的秘籍,翻開閱讀,繼續參悟這部《青雲劍體二十四母架》,沒怎麼把那些來到東宮的高僧放在心上,也沒有半點興趣跑到會見賓客的大殿裡去湊熱鬨。
趙衝霄卻問道:“王妃如何看待此事?”。
夏荷道:“王妃什麼都沒說,隻是讓人奉上茶水招待高僧,是我自己偷偷跑到來說這事的。”
這樣啊。
趙衝霄莞爾一笑,道:“你倒是機靈。”
夏荷低著頭,細聲細氣的說道:“王妃就隻有殿下這一個兒子,大禪寺卻似乎想要殿下去做和尚,此事萬萬使不得的。”
嗯。
趙衝霄點點頭,道:“道玄兄膝下,就這麼一個娃娃,怎能去大禪寺做什麼佛子。”
不過。
趙衝霄對大禪寺僧人們做事的風格,倒是半點都不覺得意外。
即便夏荷沒有把事情原原本本的說清楚,趙衝霄也能猜到,大禪寺的僧人多半是打著“替先皇太後誦經祈福”的名義而來,而劉扶搖則隻能被迫遵守孝道,不能把大禪寺的僧人趕走,隻能奉上茶水招待。
趙衝霄是青雲宮的一峰首座,往日裡沒少跟佛門打交道。
對於佛門的事情……
趙真人可太了解了。
“觀瀾,且不理那些所謂的高僧,我們繼續參研功法秘籍。”
趙衝霄拿過秘籍,翻到先前講到的地方,指著先前讀到的那一段,接著往下講解起來。
李觀瀾認真聽著。
他雖有著“一目十行”的效果加持,哪怕沒人幫著講解秘籍內容,完全隻靠著自己,自學領悟,也能讀懂任何秘籍,但趙衝霄在修行一途學識淵博,由他幫著講解,往往能舉一反三,甚至還能學到很多跟這本秘籍相關的其他知識。
這就很難得了。
世上懂得照本宣科的人很多。
若要舉一反三,旁征博引,把知識掰開了揉爛了講清楚,甚至連帶著把成體係的其他知識,潤物細無聲一樣的講出來,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事情。
趙衝霄恰恰就是這種人。
若論教學水平,不管是何掌旗還是蕭百草,都比不上趙衝霄。…。。
也就隻有李觀瀾的劍神父親李道玄,教學水平能比趙衝霄略勝一籌。
不過。
這段時日,李道玄去了北境,在抵禦那些隨著寒潮風雪一同入侵大夏皇朝的北境妖族,暫時不再家。
就目前而言。
趙衝霄已是李觀瀾在修行一途能找到的最好的老師。
關鍵他還不藏私。
是真把李觀瀾當親侄子在教。
不覺間。
半個時辰過去。
“暫時就學到這裡,明天再接著學。”
趙衝霄把秘籍合上,道:“修行絕非一朝一夕之事,這部《青雲劍體二十四母架》,不止是一部煉體的法訣,更是把劍道修行之初的方方麵麵,全都涵蓋了進去。道玄兄曾經教過你的那些基礎劍術,也全都記載在這部秘籍當中……”
李觀瀾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