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稼軒勝境(1 / 2)

如此美玉,縱不符他心中所求。

可要就此錯過,也著實心疼。

“天下無事,即天下不太平?”

王涳縱使揪心的疼,麵上依舊如常。

“這話倒是有趣,可有說道?不可信口開河。”

顧安剛想說話,王涳又擺擺手。

“罷了,說也說得不少了,老夫便不一一詢問,你們都寫一寫吧,”

“今日課後,本有課考,索性也不必待課後,”

“你們各自將所得所悟,寫成文章,就作為此番課考,”

“今日除講經之外,老夫還有一事要告知,”

“書院勝境,你們可都知曉?”

此話一出,眾人都是一驚。

王丞訝道:“老師,可是稼軒勝境?”

王涳點頭:“正是。”

眾人嘩然,心中隱隱有猜測,不由都激動不已。

王涳掃過眾人神情,笑道:“我欲開勝境。”

果然!

一眾學子再也難以按捺心中激動,興奮地議論起來。

一眾豪強子弟也都是知道書院勝境的。

同樣震驚無比。

“勝境不是人人可進。”

王涳此時一盆冷水潑下。

令眾人死死揪著心,等著他的下文。

“你等應該都知道,天下勝境洞天各有異同,”

“其中數量,以三教為最,我便隻說三教。”

眾人暗道,何止是以三教為最?

天下勝境若有十,三教和大庸朝廷平分其九。

隻餘一成為少數大小世家或宗門所得。

“欲入勝境,玄門多以道韻而決,佛門以緣法而定,”

“而我儒門,自是以才氣學問論高低,”

“能否進入勝境,便看你等文章學問才氣,是否足夠架起登雲橋。”

眾人聞言,一時嘩然。

“原來是真的,書院果真有勝境!”

“我早就聽聞,朔風書院有一勝境名為‘稼軒’,據說是山長當年托舉山丘,從天而降,”

“那山丘化為一處山水相依的勝境,”

“山中有水,水中有山,”

“有三座書山為屏,有八百裡澄湖環繞,”

“山高八百丈,水漫八百裡,飛鳥難渡,”

“欲入勝境,先過登雲橋,再攀書山,”

“聽聞登雲橋並非死物,而是天精地靈,自有靈識,”

“平日裡隱於虛實之處,最好吞食文人才氣,學問文章,”

“隻有令登雲橋吃得心悅,方才會自虛實之處顯現,架人飛渡八百裡澄湖!”

“還有如此奇事?”

“這登雲橋到底是橋還是妖?”

“什麼妖?天精地靈,豈是妖物能比擬?”

“我可跟你們說,我家中長輩曾經也在書院求學,亦曾有機緣遇上勝境開啟,見過那登雲橋,”

“據說這登雲橋性子古怪,尤其心胸狹窄,你要是惹惱了它,彆說架你渡湖,不把你掀入湖中便算幸事。”

顧安聽著人群議論,心中也是嘖嘖稱奇。

這個世界,果真是光怪陸離,無奇不有。

登雲橋?

一座有個性的橋,會吃東西也就罷了,吃的還是文章才氣?

橋怎麼吃東西?

文章那玩意兒又怎麼吃法?

最讓他在意的是……

稼軒勝境?

稼軒……

這個名字可有點熟啊。

又是巧合?

忽然一隻手扯了扯他衣袖。

是王丞。

隻見他正色道:“顧兄,這篇文章,你一定要竭儘全力,切勿藏拙。”

顧安道:“這勝境究竟是什麼?”

他真是第一次聽到,這世間有“勝境”這東西。

連是什麼都不了解。

“所謂勝境,是上古遺留人間的一絲人道遺韻,與天地交感,造化而成,”

“我們能從其中窺得一絲上古華彩……”

一旁的王紈接過話頭道:“也不必說得這般玄。”

王丞被打斷,目光轉來,溫和一笑,也不見怪。

王紈掃了一眼,更不在意。

朝顧安道:“你隻需知道,這世間一切法,無論是武道、道法、佛法、儒法,儘數源自上古勝境。”

“說它是萬法之源也不為過。”

“而且傳說上古之時有神人經天,有真仙逍遙,”

“而勝境洞天,便是唯一有可能再現上古仙神道路的機緣。”

“上古仙神?”

顧安奇道:“這世間果真有仙神?難道勝境之中便有?”

王紈搖頭:“仙神隻是傳說,誰也沒見過,”

“隻不過,玄門苦修,一心羽化飛升,”

“佛門曆劫,隻求證得如來大定,”

“兩教曆來真修大能無數,他們總不能都是在追尋虛妄吧?”

顧安好奇:“那儒門呢?”

另一邊王丞笑道:“顧兄怎忘了《名物蒙鑒》?”

他誦道:“日月星辰,山川嶽瀆。中於天地,惟人最靈。”

“我儒門雖敬天地,卻向來以人為本,天地之間,惟人最靈,何必另假外求?”

“是了。”顧安點點頭,想起那本蒙書中的內容。

確實,通篇都充斥著對道佛兩教追求成仙成神的鄙視,一副我儒門才是最吊的口氣。

王紈道:“還記得我與你說的四譜?其中《名山譜》,其實也可說是勝境名譜。”

“世間勝境,亦有高低大小之分,名山譜中,早將天下間已經現世之勝境,列定九品,”

“無論名門世家,還是名教大宗,幾乎都有一方勝境為底蘊,方才能屹立不倒。”

“與門第一般,九品亦分上中下三等,”

“下三品為勝境,中三品可稱福地,上三品是為洞天,”

“洞天之大,已經與一方天地相差無幾,”

“世間也隻有寥寥幾處。”

王丞點頭道:“書院勝境,算不得高品,隻勉強列入六品,屬下中三品之列,為一方小福地,”

“但於書院而言,卻是文道氣運之根,”

“氣運之說,虛無縹緲,卻又無處不在,”

“稼軒勝境中,有才氣衝牛鬥,足可光耀千古,鎮壓文道氣運不朽,”

“方才使朔風不衰,西州文運不絕。”

“你可知,八百裡澄湖、八百丈書山何來?”

高八百丈的山,寬八百裡的湖,居然還是個“小”福地。

顧安正聽著種種玄奇不可思議之事出神。

聞言忽然反應過來。

書院就坐落在朔邑之中,雖背靠行雲岩,但這行雲岩周遭也沒有聽說過有什麼湖。

何況還是八百裡大湖?

還有八百丈高的書山。

彆說朔邑,整個西州都是少見的。本站域名已經更換為()?。請牢記。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