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口子愣是站在一旁看著他們釣魚。
“妮妮,要不要釣釣?”
趙雲舒蠢蠢欲動的。
“羅知青,我們釣一下。”
羅知青因為做魚飼料,豬飼料,基本上他上工,都是滿工分。
而且還額外分到魚肉、豬肉。
日子可以說是知青院靠自已過得最好的知青。
“行呀,趙同誌,霍知青。”
他直接就把魚竿,甚至還讓出凳子。
“我站著就行。”
不過魚竿到了趙雲舒手裡了。
魚餌被霍邵北重新掛上。
另外一個知青,是跟霍邵北同一批下鄉的。
“我們吃了午飯就出來釣魚,我才開張。”
這冬天依然不好釣魚的。
“羅知青.....”
這人會做魚飼料,不可能做不出吸引魚兒來吃的魚餌吧?
羅知青不知道為何,對上趙雲舒那眼神,仿佛一下子被對方看穿似的。
是的,他能做到。
不過那樣的話,就有一些刻意了。
“如今不乾活了,釣魚打發時間。”
趙雲舒的運氣不錯,拿起魚竿沒有幾分鐘,就有魚兒咬鉤了,釣上來一條三指寬的魚。
“羅知青,我們也該回去了。”
羅知青接過魚竿,目送著他們離開。
在回去的路上,霍邵北提出疑惑,“羅知青會做魚飼料,怎麼來釣魚隻釣了那麼兩條?”
“知青院不隻有他一個人。”
都不是傻子。
霍邵北也不笨。
瞬間就懂了。
這羅知青也不笨。
“我聽爸說,因為有羅知青的魚飼料和豬飼料,讓大隊的魚和豬都長大不少,大隊不但獎勵他魚肉和豬肉,還各獎勵了二十塊錢。”
高工分不說,還有錢,還有肉拿。
“這是他該得的。”
霍邵北也認可,“我今天聽大哥說,前幾天大隊池塘拉了兩網魚,一網被三哥他們廠收了,一網就是小叔他們廠。”
而且價格也不低。
畢竟魚大,五六斤一條的。
“所以這個羅知青得到大隊的獎勵,跟他帶給大隊的收益來說,一點都不多。”
小兩口一邊聊著,一邊散步,好不悠哉。
“霍知青,你媽媽趕來是看妮妮的?”
霍邵北看向來人,這是趙家一個嬸子。
“對,我爸媽他們不放心,請假過來看看妮妮。”
請假過來看妮妮?
看來妮妮這婆婆有工作,但是擔心妮妮,還是請假來看她?
“那好,你們溜達。”
那嬸子也沒有久待,出門去自留地扯草。
一路上他們遇到不少嬸子。
“妮妮,你餓不餓?”
啥?
餓不餓?
“我們才出來多久?你當我是飯桶?”
飯桶?
“妮妮,那我再溜達溜達?”
可不敢說妮妮是飯桶。
兩個媽都在。
他媽雖然很少打他,可是小時候調皮,也挨過他媽媽的打。
“明天在溜達,回家。”
霍邵北當然是沒有意見。
“那我們就回家。”
可是在家門口外麵看到二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