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白熊喬伊(1 / 2)

目送這隻白化小灰熊慢悠悠地走進森林,羅柏心想,是時候給它取個名字了。

剛才他湊近撫摸時,確認了這小家夥是頭母熊。

早上他想到其他人可能會送它進動物園時,不禁想起了前世聽過的一個故事。

於是,他決定把這頭白化小灰熊也稱為“喬伊”。

那個故事講的是一頭史上最倒黴的白化熊——喬伊。

年幼的它第一次被人類發現是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一片叢林裡。

那裡離北極圈不遠,因為全球變暖的緣故,經常會有北極熊從育空地區一路南下,尋找食物。

人們紛紛注意到了喬伊,動物保護組織也迅速采取行動。

因為誤以為它是一頭流浪的北極熊,他們把它麻醉了,然後用直升機送到育空地區。

沒多久,有遊客發現其他北極熊在欺負它,這才注意到它根本不是北極熊,而是一頭白化棕熊。

救援團隊發現了這個烏龍,趕緊把喬伊送回了它的叢林老家。

回到家後的喬伊並沒有安分太久,幾個月後悄悄溜到另一片叢林。

這次它又被誤當成北極熊,重新運回了育空。

不過,這回喬伊學聰明了,它沒有再往北,而是選擇往南走。

某個清晨,它出現在一個育空小鎮的邊緣,凍得半死。

當地人再次以為撿到了一頭迷路的北極熊,救援人員發現問題後,又把她空運回了叢林。

可是喬伊的厄運還沒完,這次沒過多久,她又被送進了動物園,當成北極熊飼養。

實際上,整個故事都是媒體杜撰的,用來博眼球的。

動物保護組織怎麼可能會分不清各種熊之間的區彆。

真正的喬伊既不是北極熊,也不是白化棕熊,而是一頭柯莫德熊——也叫白靈熊。

不過故事裡的喬伊可是個名副其實的貪吃鬼,甚至敢從成年的北美黑熊嘴裡搶食物。

想到這裡,羅柏覺得新的小灰熊繼承這個名字再合適不過了。

喂完牛犢後,羅柏走到八號牧場的圍欄邊,發現這老舊的圍欄該好好修理一下了。

原本堅固的木樁早已腐朽,有的甚至搖搖欲墜,鏽跡斑斑的鐵絲網也鬆垮無力,幾乎失去了原有的韌性。

對於成年的美洲野牛來說,這樣的圍欄形同虛設,甚至連性子稍微野一點的家牛都能輕鬆突破。

就連喬伊都能隨便翻進來。

之前,羅柏和777牧場的霍克聊過這個問題。

對方建議,要想真正擋住成年野牛的衝鋒,圍欄至少得是基礎木樁加鐵絲網的圍欄。

根據他的經驗,圍欄至少要有八英尺(2.4米)高,防止野牛跳出去,並配上帶刺的高強度鐵絲網,角柱需要特彆加固,能承受住金屬絲被拉緊時的強大壓力。

羅柏後續查了一下網上的資料,符合這些條件的圍欄,每米的成本高達近百美元。…。。

八號牧場的圍欄長度足足有兩千米長,總價將近二十萬美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