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佳肴流水一樣的端上桌子,朱劍招呼大家動筷子。
保鏢阿忠依然沒有上桌,而是站在朱劍背後,就像標槍一樣,站得筆直。
朱劍跟我介紹道:“今天這一桌,是洛陽最傳統也是最出名的洛陽水席!
所謂水席有兩個含義:一是全部熱菜皆有湯;二是熱菜吃完一道,撤後再上一道,像流水一樣不斷更新。
洛陽人把水席看成是各種宴席中的上席,以此來款待遠方來客。它不僅是盛大宴會中倍受歡迎的席麵,就是平時民間婚喪嫁娶、誕辰壽日、年節喜慶等禮儀場合,人們也慣用水席招待至親好友,人們親切地稱它為三八桌!”
“三八桌?”我怔了怔,這名字挺彆致啊,這是一桌專門為女人準備的佳肴嗎?
朱劍笑著說:“你不要誤會,這裡的三八可不是在說女人,因為洛陽水席總共二十四道菜,三八二十四,所以得名三八桌!”
我哦了一聲,笑了笑,剛才確實有些誤解了。
朱劍繼續說道:“洛陽水席共設24道菜,包括8個冷盤、4個大件、8個中件、4個壓桌菜,冷熱、葷素、甜鹹、酸辣兼而有之。
上菜順序極為考究,先上8個冷盤作為下酒菜,每碟是葷素三拚,一共16樣;待客人酒過三巡再上熱菜:首先上4大件熱菜,每上一道跟上兩道中件,也叫陪襯菜或調味菜,美其名曰帶子上朝;最後上4道壓桌菜,其中有一道雞蛋湯,又稱送客湯,以示全席已經上滿!”
我聽得津津有味,沒想到一桌宴席竟然有這麼多的講究。
我指著中間的一盤大菜,好奇的問朱劍:“這道菜是什麼?好漂亮啊,上麵漂著的是牡丹花嗎?”
朱劍說:“這是洛陽水席的頭道菜,名叫牡丹燕菜,原名假燕菜。
所謂假燕菜,就是以其他東西假充燕窩而製成的菜肴。
對於假燕菜的源頭,據說還跟一代女皇武則天有關。
傳說武則天稱帝以後,天下倒也太平,民間出現了不少的祥瑞,什麼麥生三頭,穀長三穗之類,武則天對這些太平盛事當然是滿心高興,十分感興趣。
一年秋天,洛陽東關外地裡長出了一個大白蘿卜,長有三尺,上青下白,這個異常龐大的白蘿卜,理所當然被當成吉祥之物敬獻給了女皇。
武則天很是歡喜,遂命皇宮禦廚將之做菜。
蘿卜能做什麼好菜呢,但女皇之命又不敢不遵,禦廚沒有辦法,隻好硬著頭皮,對蘿卜進行了多道加工,並摻入山珍海味,烹製成羹。
武則天品嘗之後,感覺香美爽口,很有燕窩湯的味道,就賜名為假燕菜。
從此,假燕菜成為武則天經常品嘗的一道菜肴。
女皇的喜好,直接影響了一大批貴族和官僚,大家在設宴時都要趕這個時髦,把假燕菜作為宴席頭道菜,即使在沒有蘿卜的季節,也想法用其他蔬菜來做成假燕菜。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宮廷和官場的喜好,極大地影響了民間老百姓,人們不論婚喪嫁娶,還是待客娛友,都把假燕菜作為桌上首菜。
後來,隨著時代的推移,武則天的賜名逐漸湮沒,人們將之稱為洛陽燕菜。
後又有名廚進行加工,燕菜端上來後,可見一朵潔白如玉、色澤奪目的牡丹花,浮於湯麵之上,非常漂亮,故又獲得牡丹燕菜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