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吳軍還專門跟陸山進行過討論。
“我的意見是另外再找一個合作對象,讓比迪有些危機感才行。比迪需求一個外部的刺激,要不然王富還以為我們隻能找他呢。”
吳軍的思路很正確。
“吳總覺得我們該找誰,找了之後該承擔多少比例的生產任務?新找的合作對象在技術上跟比迪相比如何呢?我們重新搭建合作又得耗費多少時間?”陸山連續問了好幾個問題,直接把吳軍乾到沒話說。
陸山提出的問題更為現實,不是澤夢能源不能找另一個合作者,而是效果不好。
比迪的實力擺在那裡,產品質量更有保障,改造的成本也是最低,熟練工人,技工拿來就能用。
“但是比迪如此磨洋工,得什麼時候才能投產。如果生產之後,他們也老拿產能來要挾我們,又該怎麼辦呢?所以我覺得還是應該再找一個合作商,起碼刺激一下比迪。”
“這個刺激比迪的對手,由我們自己來當吧。但是可以放出風去,做一下姿態,不能讓比迪繼續這樣。”
陸山敲定了方案,這是一種警告,也是在給比迪機會,如果還抓不住,以後就彆怪自己了。
“好!我這就去落實。”吳軍掛了電話就朝外走去,他是那種帶著解決方案提出問題的人,不是提了問題等領導給解決辦法的人。
“你幫我約一下這幾個人,誰先有空我們就先去見誰!”吳軍坐上車子去廠區視察生產,同時不忘了給秘書布置任務。
經營公司,一明一暗,陸山不是搞心機算計的那種人,但並不代表他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