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之間,陳宛白越聽越覺得那大夫耳熟,一問才知,那就是她要尋的萬大夫。
這會兒她也不想著回家了,直接就將這婆媳倆送到了那萬大夫所在的地方。
萬大夫如今住在青雲府年間舉家搬遷,倒是房子留了下來,她便搬來這裡居住。
與萬大夫見麵之後,陳宛白詳細描述了柳氏的病情。萬大夫一聽,皺著眉頭讓陳宛白快些將人送來她這裡治療,否則拖下去恐有性命之憂。
陳宛白也不耽誤,告彆萬大夫後,驅車趕往青雲府城。
柳氏聽說找到了萬大夫,心裡也有些歡喜,畢竟是給自己治病。能治好的話,自己去找他就更方便了。
萬大夫所在的村子叫左灣村,村子不大,攏共六十來戶人家。村子裡的房屋大多是土牆茅頂,散布在一條小溪兩岸。
治療是個漫長的過程,因此陳宛白在聽到萬大夫的診斷結果後,決定在左灣村短住一段時間。她找到了村長,說明了自己的來意。
村長年紀不大,竟是一個三十來歲的中年男人,這在遍地老村長的時代顯得格外不同。導致陳宛白沒忍住看了他好幾眼。
村長聽說陳宛白是為了給娘治病而來,看她的眼神都帶著和藹,一個勁誇她是個孝順的好孩子。
村長想了想,告訴她,有兩處合適的地方。
村東頭有一處空置的小院,原本是村裡一個無兒無女的老鰥夫家的,老鰥夫前幾年去世了,房子一直空著。若是她們不介意,可以暫時住在那裡。
還有一處是在村中,那戶人家前不久搬到城裡去了,房子空著。不過就是那房子目前還有一點麻煩,就是那戶人家的親戚,想要搬進去。
為何提這兩處,是因為前者年久失修,住的話需要花銀子修繕。而另一處則是好好的房子,可以直接搬進去住。
陳宛白聽後,不假思索地選擇了村東頭的小院。前者不過是花些銀錢修繕,但沒有不必要的麻煩事。
談好了一月五十文錢的價格,村長便喊來了自己的兒子,讓他帶著陳宛白母女倆去村東頭的房子。
到了地方,村長兒子指著破敗的小院子有些不好意思,就這個破屋子他爹還收彆人那麼多銀錢。
由於多年無人居住,院內外雜草叢生,即便是冬日裡,也長勢極好。房屋的門窗幾乎破損,牆壁剝落,灶房一角還有點坍塌。
柳氏瞧著這一幕有些目瞪口呆,不太願意下馬車。
這讓村長兒子更加局促:“我喊幾個人來幫你們修繕一下。”說完,頭也不回地跑了。
“娘,房子還不錯,修繕一下便可住人。”陳宛白覺得就蠻好,也不知道柳氏在挑剔什麼。
柳氏見她麵色有些不悅,點了點頭:“能住就行,能住就行。”
陳宛白也不搭理,撩起袖子就開始收拾。她從馬車上拿下柴刀,就去清理雜草。
柴刀割草不太方便,不過砍一些沒長大的構樹和苦楝樹還是可以。
才砍了幾棵樹,就看見村長兒子帶著幾個村民過來了。
其中一人,陳宛白瞧著十分眼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