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們還是沒有問出口,打算再看看。
“有甘薯嗎?或者南瓜也行。”陳宛白轉頭問道。
“有有有,我去給你拿。”說話的是李掌櫃,畢竟他隻是看熱鬨,不是學手藝。
不多時,李掌櫃就拿來一小筐甘薯。冬日裡彆的不多,甘薯還是有不少的。
陳宛白快速洗淨去皮上鍋,動作十分利索。
李掌櫃沒覺得有什麼,農家的孩子,大多乾活利索。不過彭師傅眼神就有些不對了,心裡頭不知道在琢磨著什麼。
小廚房裡什麼都有,油鹽醬醋各類粉麵一應俱全,陳宛白隻看了一圈,就找到了自己要的材料。
約莫一刻鐘,山藥和甘薯都蒸熟了。
陳宛白從隨身帶著的小布兜裡掏出一套模具,開始製作山藥糕。
起初,李掌櫃和彭師傅還不明白她拿出來的是什麼,隻見她在模具裡撒了一些糯米粉,再放入一小團山藥泥。一摁,再一推,一個印花糕點便成型了。
看到這一幕,李掌櫃和彭師傅頓時眼前一亮,臉上滿是驚訝和激動。這一定是好東西,比他們後廚裡用的那種好多了,還要控製力度,輕輕磕出來。
彭師傅走近幾步,目光緊盯著那模具。若不是陳宛白手裡正在用,他恐怕直接上手拿走了。
炙熱的眼神讓陳宛白無法忽視,再不停下手,估計就要被彭掌櫃的眼神給射穿了。
“彭師傅,這個鎮上的陳記木工房就有的賣,我也是在那裡買的。”
話音未落,彭師傅已經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他是一刻也等不得,那糕點看著應該是已經做完了,於是他扭頭就出了小廚房。
李掌櫃見狀,忍不住笑了起來,對陳宛白說道:“彭師傅就是那樣的人,見到好東西,那是一刻也等不得。”
陳宛白點點頭,將糕點端給李掌櫃:“李掌櫃,你嘗嘗。”
李掌櫃拿了一塊,也不嫌燙,吃了起來,味道果然一樣。
“不知道這糕點叫什麼名字?”
陳宛白想了想,直接叫薯蕷糕是不是有些簡單?不符合古代的風格,且也賣不上價。
“李掌櫃,我覺得,你可以作為新產品給老客們試吃,然後讓他們給糕點取名。”
話音未落,李掌櫃直接拍手叫好。
這麼妙的想法,李掌櫃都不需要仔細思考就能明白其中道理。
這其一,給新出的糕點造勢;其二,讓老客們覺得自己同彆人不一樣,必定一個個絞儘腦汁地去想。尤其若是采納了,他們更加高興;其三,這茶館的名聲也打出去了。
實在是妙啊!
“好好好。”
陳宛白也不過是隨口一說,這種套路在現代不少了,什麼征集名字,不過是趁機撈流量而已。
“李掌櫃,那院子裡的薯蕷,咱們過下稱?”
李掌櫃回過神來:“走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