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博士的古代生存手冊(老婦聊發少年狂)》全本免費閱讀

聽鬆有些忐忑,“我之前一直死讀書,沒有實際接觸過種田相關的事。這幾天跟著娘東奔西走,聽著娘跟其他長輩們聊天,才算有了一些最淺薄的了解。根據他們的說法,漚肥少則需要幾個月,多的甚至需要一年,我們現在才開始恐怕趕不上今年的春耕吧?”

“你這是不相信娘嗎?”甄寧故意使壞,沉著嗓子問。

聽鬆慌忙否認,“沒有!我隻是有些好奇罷了!”

甄寧撲哧笑了出來,“逗你的,我用的方法不一樣,能大大縮短漚肥的時間。”

“那到底是哪裡不同呢?”聽鬆好奇地追問。

路還長,甄寧開始一點點給聽鬆講解有氧堆肥。

鑒於聽鬆沒學過現代化學知識,甄寧隻能儘量用簡單易懂的表述試著讓他理解。

“我們腳下的部分是土地對吧?那土地之上的部分,我們暫且稱之為空氣好了。我們在空氣裡可以吸氣吐氣,自由的活動、生存,但是在水裡卻不能。這是不是說明空氣裡有我們生存必須的東西,而水裡沒有,或者說很少。”

聽鬆點頭又搖頭,“但是水裡也有魚蝦可以生存呀!”

“我們先暫且稱呼那個生存必須的東西為氧氣,水裡也是有氧氣的,但是魚蝦都有鰓,他們通過鰓可以獲取水裡的氧氣,所以才能在水裡生存,而我們人和世上的絕大多數生物沒有鰓,所以不能在水裡生存,這個能理解嗎?”

見聽鬆若有所思地點頭,甄寧繼續道:“我們這幾天碰見的人,他們提到的漚肥,甚至說現在華朝的漚肥,都是把糞便、草等東西扔進水、尿等液體裡對不對?那如果我們現在把那些東西放到空氣裡,是不是能更快漚熟呢?”

聽鬆眉頭緊鎖,“但漚肥的快與慢,跟我們生存需要的氧氣又有什麼關係呢?難道需要我們人出力?而且如果按照娘的說法,磨坊裡的稻殼兒也算在空氣裡吧?它們為什麼沒有漚成肥?”

“除了我們人,世上還有許多其他有生命的生物,大到獅子、老虎等猛獸,小到螞蟻、毛毛蟲等蟲子,這些生物也離不開氧氣,不能在水裡生存對不對?”甄寧組織了下語言。

聽鬆搞不懂甄寧到底想說什麼,但還是點了點頭。

甄寧繼續闡釋,“牛比人大,人比雞大,雞比螞蟻大,但無論體型大小,都需要氧氣才能生存,那有沒有比螞蟻還小很多很多,小到我們看不見的小蟲子存在呢?我們暫且稱這些肉眼看不到的小蟲子為微生物好了,其實漚肥的過程就是無數微生物生存、繁衍的過程。”

微生物的存在吸引了聽鬆的全部注意力,腦中想象著甄寧描述的無數細小的、肉眼都看不到的小蟲子,隻覺得頭皮發麻,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

有些驚恐地問:“那些東西在空氣裡有嗎?會隨著呼吸進入我們的身體嗎?會不會爬到我們身上?”

甄寧害怕聽鬆的小心臟接受不了,選擇了善意的謊言,“當然沒有了!微生物對生長環境也是有要求的,你不也說了嗎?磨坊的稻殼兒也都是露天放置的對吧?如果微生物無處不在,那磨坊的稻殼兒早就漚熟了,人們也就不用辛辛苦苦專門漚肥了不是嗎?”

看聽鬆的臉色好了一些,甄寧再接再厲,“這些小東西對生長環境的要求還是比較苛刻的,需要不同的材料比如說稻殼兒、秸稈兒、落葉、糞便、豆渣等按照一定的量混合起來才行,所以我這幾天到處買材料。”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