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博士的古代生存手冊(老婦聊發少年狂)》全本免費閱讀
馮安伸出雙手比劃著,“屬於我的部分至少有一千斤。”
甄寧語氣輕飄飄,“那我先收兩個月的量。”
馮安詫異,“當真?”
他清楚自家的情況。雖說理論上稻殼能當飼料賣錢,但農村裡的人基本不可能找他買,春夏秋冬四季,除了冬季,其他三個季節牲畜基本都可以放養,外頭自己找草吃就好。
農忙時倒是會喂飼料,但主要是雜豆、油餅之類的精料,也看不上乾癟癟的稻殼兒。冬季為了節約開支倒是會喂稻殼兒,但哪家沒種糧食?冬季牛不乾活也就吃得少,一般家庭自存的稻殼兒也夠用了,就算不夠去山上薅野草也不會花哪怕一個銅板從他這兒買稻殼兒。
城裡人倒是會買,但價格便宜不說,量也跟不上,稻殼兒蓬鬆,比較占位置,一趟運不了多少,賺的就是個來回奔波的辛苦錢。大部分稻殼存儲一段時間後都和豆渣一樣,被馮安送出去做人情了。
賣沒人願意花錢買,送可就有得是人想要了,不論是漚肥還是燒草木灰都不錯,馮安家沒多少地,要不也不能便宜了彆人。
“當真!”甄寧大致比劃出一立方米的大小,“這麼大一筐馮老板想收多少?”
馮安捋捋胡子“秀才娘子收這麼多稻殼兒想做什麼用?”
“漚肥或是燒草木灰。”
馮安狀似不信,“那去山裡薅些落葉不也一樣嗎?為何還要花錢?而且秀才娘子家吃得下這麼大量嗎?”
這也沒啥好隱瞞的,“我願意花錢買自然能用完,去山裡薅落葉不用錢但是需要人工,我家人少乾不來,馮老板應該不 會趁機抬價吧?我可不會當冤大頭哦。”
被戳破小心思,馮安也不覺得尷尬,無奸不商,“剛才秀才娘子比劃的那麼大的筐,一次至少能裝200斤稻殼,我收個四文錢不過分吧?”
現在這個時節氮料少是客觀因素導致的,但隻要肯費人力,碳料可不缺。
甄寧底氣很足,“我也去找了姚木匠和篾匠,他們木屑、竹條之類的廢料,一筐隻收我一文錢。如果馮老板堅持這個價,我還不如找人幫忙去山上薅些枯枝落葉,您自己不也說效果差不多。”
馮安笑嗬嗬,“談生意就是這樣,總要討價還價的,那我也賣一文一筐,總可以了吧?”
甄寧卻是微微一笑,“木匠篾匠那兒這個價是因為量少呀,可能得好幾天才能攢上一筐兒,所以隻能一筐筐算。馮老板是做大生意的,至少也得對標底下的豆坊吧?咱們直接論天賣怎麼樣?一天5文,雖然聽著少,一個月也有150文,一年可就接近2兩銀子了,可以買四百多斤大米呢!不少了。而且我家每天來拉,你家還能省下搬進搬出的力氣。”
馮安一想也有道理,這錢不賺白不賺,“可以,不過我現在屯的稻殼兒你也得全部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