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增產率農神在世都得掂量掂量,甄寧自知隻是一介凡人,在沒辦法保證育種的情況下,著實沒有這個自信,隻能苦笑搖頭“這價格有些高,抱歉,耽誤張老板時間了。”
張強暗道失策,昨晚跟張鐵匠喝酒的時候,張鐵匠還專門提起甄寧,說她出手很大方,把鋪子裡的現貨都包圓了,給他羨慕的呀!今天甄寧就要來買他家的豆渣,他當然想趁機多撈點。
還沒等張強挽留,張成開口道:“爹你真是的,這些豆渣之前都白白送人,一文錢都賺不到,也不見你說啥,現在師娘想買你還隨口亂報價。”
兒子說的不差,現在能賣錢就是賺到,張強趕緊順坡下驢,“這不是太久沒賣,不知道價兒了嘛!不過最低也要兩塊兒豆腐的錢吧?平時給客人當添頭或是給村裡人雖說拿不到錢,也能讓他們得些實惠,給我們鋪子增加些人氣,5文一天,不能再低了。”
還是貴,但現在氮料確實難找,甄寧有些糾結。
張成看不下去了,“啥兩塊兒豆腐?一塊兒豆腐不也是賺嗎?一天兩文就夠了。”
甄寧當場拍板,“就這麼定了,以後每天早上我家有人來取。”,現場付了兩個月的錢,共計120文。
拿到錢的張強三角眼都要笑沒了,沒想到這年頭廢豆渣也能賣上價,這120文可不跟白撿的一樣?隨即又琢磨起來,作坊裡還有什麼東西能換錢?
自家老爹的神情簡直沒眼看,張成搖搖頭,包了兩塊兒豆腐遞給甄寧,“師娘,這豆腐送你,我從明天起把豆渣集中放到桶裡,你家直接來拿,我家桶多,隻要記得第二天把空桶帶過來就成。”
這感情好,又省了買木桶的錢。甄寧笑盈盈接過豆腐,另付了5文豆腐錢,都是小本生意,自己哪能占這個便宜,跟張成道了謝便要走。
張強一下拿到120文,心情格外明媚,熱情地把甄寧二人送出了店。
第一站大豐收,甄寧前往第二站:油坊,上水村的油坊也隻有一家,老板姓王。
油坊明顯比豆坊熱鬨,畢竟一頓飯可以不吃豆腐,但不可以不吃油。
甄寧在前頭店鋪就聽得到後院作坊榨油機器轟鳴的聲音,感受得到大地輕微的震動,伴隨著油坊工人呼喊的號子聲,深吸了一口氣,鼻腔頓時被油料高溫烘烤之後逸散的香味充滿。
店鋪過道就堆著不少油餅,它就是甄寧的目標。
所謂油餅,就是花生、大豆、芝麻之類的油料作物榨乾油之後剩餘的部分,因為榨油機器製式的原因,一般呈餅狀,時人統稱為油餅。
與豆渣不同,豆渣含水量大,養分較少,牲畜們都不太愛吃,所以一直以來不被重視,才被甄寧撿了漏。油餅就不一樣了,華朝現在各種油料作物的出油率是明顯低於現代社會的。
這一方麵是因為農作物本身的品質問題,現代油料作物的品種都是萬裡挑一精選的,含油率本就更高。另一方麵就是技術原因了,哪怕是華朝現在最頂尖的榨油設備,顯然也與現代設備差距巨大。
這也就導致了油餅裡仍然殘留了不少油分,華朝人很聰明,這些油餅香氣撲鼻但質地太過粗糙,人難以下咽,但對於牛、馬、驢、騾子等牲畜來說,卻是上好的飼料,來榨油的人是絕不可能隨意丟棄的。
油坊還有一點兒與豆坊不同。豆坊是主家自己打豆子、賣豆腐,油坊裡主家自己雖然也榨油賣,但那終究隻是小頭,大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