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博士的古代生存手冊(老婦聊發少年狂)》全本免費閱讀

兩人輪流趕車,甄寧坐在後麵也沒閒著,掏出一個小布袋,裡麵裝的都是稻種,這樣就可以充分利用路上的時間,就是要注意木氣的剩餘量,不能低於臨界點。

今天碰上了10號的小集,上水村比昨天熱鬨得多。

甄寧先去了豆坊,豆坊主叫張強,每天都會磨豆子做豆腐,平日裡用騾車拉著去附近各個村子賣,鄉集的時候上水村人多,隻守著店就行。

兩個村子離得不遠,上水村一個秀才都沒有,村裡孩子要上學隻能去其他村,之前張強的大兒子張成就在陳明德那兒讀過書,兩家也稱得上熟識,張成腦子靈活,一心想繼承家裡的豆坊,學會了基礎的算術和一些常用字後就退學了。

甄寧到豆坊的時候正好是張成看店,見到甄寧親切地招呼“師娘,你想買些啥?我給你算便宜些。”

“你先忙你的,我準備買些豆腐,不過想先找你爹商量點事兒。”

張成沒有多問,店門口還有客人等著,就扯著嗓子喊:“爹!出來下!前麵有人找!”

不一會兒張強從後頭出來,“誰呀,找我什麼事?”

張成正忙著收錢,甄寧上前一步,“我有些事想找張老板商量。”

見是甄寧,張強態度挺好,“這不是秀才娘子嗎?有一段時間沒見了,我算什麼老板,叫我名字就好,有事儘管說。”

他態度不錯,甄寧也不會失禮,“張老板這豆坊在我們十裡八村兒可是獨一家,怎麼算不上老板呢?客套話我就不多說了,今天就是想問你們豆坊一天能產多少豆渣?那些豆渣又怎麼處理了呢?”

不卑不亢的誇讚聽起來最舒心,張強心情不錯,對自家情況也是如數家珍、娓娓道來。

“我家每天至少要打100斤豆子,一斤豆子能產兩斤豆渣,所以每天至少能產200斤。用途嘛,這東西也賣不上價,我小的時候有些日子過不下去的人家會來買,一個銅板能買十幾二十斤,夠一家人吃幾頓飽飯了。這些年世道好,基本沒人專門兒買了,我家每天產的豆渣除了自家騾子每天吃些,如果買豆腐的人主動要,就免費給點兒當搭頭,到晚上如果還有剩基本就被村裡養牲畜的人家分去了。”

這就有戲了,“如果今天開始我每天買的話,張老板想怎麼賣?”

張強有些驚訝,“每天買?全部?”,得到甄寧肯定答複後,追問:“你家自己來拉?還是需要我家送?”

“我家自己拉。”

張強的三角眼眼珠一轉,“那你每天給我10文如何?不管我打了多少豆子,除了我家騾子吃的那些,剩餘的都給你。算下來一個銅板差不多能買到20斤呢!便宜得很。”

聽起來不貴,甄寧在心裡算了筆賬,假設1畝地需要10噸有機肥。碳料氮料質量比按1:1算,那一畝地就得5噸氮料,如果都用豆渣,那一噸100文,5噸就得500文,這成本高得離譜!

光豆渣這一項,一畝地就得至少增產200斤稻穀才能平衡收支,前麵也提到過,一畝中田一季也就能收400多斤稻穀,這一項就要增產50%!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