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博士的古代生存手冊(老婦聊發少年狂)》全本免費閱讀
二人進了牛市,今天好像是大集,人還挺多的,大致逛了一圈,陳表叔很快相中了一頭成年公牛,給甄寧科普選牛的門道。
一看皮毛,水牛的毛要粗而稀,皮毛要有光澤,這樣的牛發育的好。
二看牛臉,額頭要寬平,角要粗,耳朵要大,眼睛要大而有神,嘴最好是荷包口,鼻孔也要大,這樣的牛敏捷,耐勞。
三看牛脖子,要粗而短,還要有精肉,這樣的牛力氣大
四看牛肩,要長而寬,肩胛骨要隆起來,肩脊寬大,精肉厚,這樣的牛犁地的時候犁才能掛得牢,犁地更快。
五看腰背,腰要寬,背脊要平直。
六看後身,後身要比前身低,這樣的牛比較好拉犁。
七看四肢,俗話說“上選一張皮,下選四腳蹄”,四肢可是非常重要的,骨骼要粗壯,上麵的肉要多,腿的形狀要正,前肢略彎,脛骨長,蹠骨短,牛蹄要圓而大,這樣的牛犁田走路快而穩,力氣大。
甄寧興致勃勃聽著,與那頭壯年水牛一一對照,確實條條符合,而且這牛體型比其它牛大了一圈兒。
賣牛的老伯也聽見了,“行家呀,不是我吹,我這牛養的可好了,我們村它如果排第二,沒牛能排第一!”
陳表叔拍拍牛背,“你這牛幾歲了?”
“8歲,正壯年呢!”
陳表叔掰開牛嘴看了看“差不多,你想賣多少錢?”
“14兩。”
“貴了吧,一般壯年公牛12兩一頭,壯年母牛也才15兩。” 陳表叔眼一眯。
老伯歎了口氣,粗糙的雙手疼惜地撫摸水牛的脊背。
“它是我從小養大的,一直精心伺候著,你們看它這毛,烏黑發亮呀!你也是懂行的,那些賣12兩的牛哪頭比得上它?它力氣大犁拉得也好,一天能犁4畝地,性情溫順拉車也穩,這些年也替我家出了不少力,如果不是急著用錢,哪裡舍得賣它!這牛養得好能活30年,還能乾很多年活兒”
陳表叔摸了摸牛頭,牛蒲扇了下耳朵,低頭繼續吃草,“耕牛活兒重,能活20年就不錯了,哪裡來的30年。你這牛確實是好牛,13兩,你願意賣我們當場給錢。”
老伯本就遍布溝壑的臉皺成一團,“我家裡真的急用錢,能不能再加點兒?”
看著老伯,甄寧想起了農村務農為生的爺爺奶奶,以及童年時騎過的老黃牛。
對比自己用封麵和插圖的點子就賺了100兩,農民這樣的弱勢群體在哪個時代都不容易,“算了表叔,14兩我買了。”
老伯先是喜笑顏開,看向大水牛的時候,眼眶卻有些紅了,他摟住水牛的脖子,摸摸牛的犄角,“去了新家也要好好聽話。”
回頭對甄寧絮絮叨叨,“它聰明著呢!趕牛的時候不要老是抽它,抽狠了它反而會發犟脾氣不聽話。農忙的時候要多給它喂些豆子之類的好料,它吃乾草挑品種,夏天要記得曬些紫雲英或是野豌豆屯著,要不冬天就隻能喂它黃豆、油餅之類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