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瞪大眼睛,敲敲煙杆,“簡直是胡鬨!小麥要到七八月份才能熟,但稻子可是春分就要育種,穀雨就要栽種!錯過了時節,產量會少很多。下半年小麥10月底就要開始播種,那時候稻子也還沒完全熟。兩者時間完全對不上,怎麼可能一塊兒地一年收兩次?”
這裡小麥和水稻的生長周期都比現代長了不少,目前確實不可能一年兩收,甄寧仍不死心,“那我們種完麥子再種一季芝麻或者大豆怎麼樣?一塊兒地一半時間都是閒置的,也太浪費了。”
陳老三連連搖頭,“豆子也是清明種啊,這時間還是來不及。而且地要養,土地的肥力有限,不管種什麼作物,都要消耗土地肥力,今年土地肥力消耗得太多,明年就可能減產,幾年下來這地就從中等變成下等,產量會越來越差,這地就徹底毀了。而且不種糧食的時候地也沒有閒著,我們收完糧食後,地裡會長出雜草,來年把草翻進地裡,也能補充土地肥力,糧食才能有更好的收成。”
沒有肥料確實是大問題,現代人比起化肥更偏愛有機肥。
有說化肥中的尿素等銨態氮肥,如果進入土壤後沒有被植物及時吸收利用,就會以氨氣等活性氮排放到大氣中,引起大氣汙染的。有說用了化肥之後農產品品質下降,水果光長個兒,沒個水果味兒得。有說化肥造成土壤板結,讓土壤裡的蚯蚓等分解者減少,導致土地質量惡化,第二年為了維持產量隻能加大化肥用量,造成惡性循環,破壞了環境的。
甄寧在現代也是有機肥的鐵杆支持者,但作為半個從事農業生產的人,甄寧還是要為化肥喊喊冤。
以上提到的化肥可能造成的問題,大部分都是使用化肥過量或者沒有平衡好各類化肥比例等人為因素造成的。
比如說種出來的水果個兒大,但沒有水果原本的風味,就是部分果農覺得大個兒的水果兒品相、銷路好,再加上為了提高產量,大量施加氮肥,而忽視了補充其他肥料導致的。
實際上,如果能科學的調整化肥養分結構,合理使用,一樣能讓水果又大又香甜。
要知道所謂的有機肥,我們的老祖宗從意識到什麼是種植開始就已經使用了。在周朝時就有用動物糞便施肥的記錄,後續還有草木灰、石灰、硫磺等補充土地養分的做法。
這些方法當然有作用,但對比不施化肥和施用化肥作物產量相差一倍的數據,顯然化肥更加高效便捷。
可惜甄寧不是學化學的,也完全不了解化肥的製作工藝,束手無策。
目前看,接下來的這次春耕,種子方麵甄寧還能再優選一遍,肥料方麵隻能加大投入,用人力彌補些差距。
在甄寧頭腦風暴時,陳老三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他換了個姿勢,深深吸了口旱煙,“聽鬆呀,其實有件事兒去年就應該講了,隻是我陳老三佃你家地種了這麼些年,小麥又種的少,顧及情麵去年就沒有找你們商量,今天如果你們不來,過幾天小老兒也準備找你們去的。”
見聽鬆沒有抵觸,才接著說:“之前陳秀才在時不用交稅,咱們留完種子之後五五分。現在他人不在了,今年可就要交稅了。官老爺要收十分之一,每年1畝地就得交40斤稻穀,再留下一部分做糧種,我家可比之前少了不少收成。但地還是我家在種,乾的活兒一點兒都沒少。所以我想著,要不把分成改一改?主家您看成不?。”
聽鬆皺起眉頭“叔你這也太突然了,娘你怎麼看?”
甄寧能怎麼看?她冷笑一聲,“原來你也知道我們才是主家。”
陳老三不慌不忙,也不接話。之前這些事兒都是陳明德在管,就衝甄寧剛才問的那些問題,他就知道甄寧根本不懂種田,她的幾個兒子都沒下過田,更不可能會了。
而且現在甄寧一家能算得上壯勞力的,也隻有聽鬆一人,他家現在沒牛、沒農具、沒勞動力,還欠著債沒錢買這些東西,怎麼可能種得了這20多畝地?勉強種怕不是連種子都收不回來!
他的心思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