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博士的古代生存手冊(老婦聊發少年狂)》全本免費閱讀

第二天甄寧一大早起床,吃過早飯,就帶著一塊兒豬肉,到隔壁嬸子家串門兒去了。

陳表叔陳表嬸雖然輩分上比甄寧長一輩,但歲數隻比甄寧大了10歲不到。

他家有4兒1女,兒女們的嫁娶大事都已完成,孫子輩兒也有4個。他家有一頭牛,除了耕種自家的幾畝地外,又租賃了同村兒富戶大概20畝地耕種,雖說家裡人口多,日子倒也勉強過得下去。

兩家關係一直不差,陳表嬸年輕的時候就在陳家幫傭,後來年紀大了,孩子們都成了親,就從幾個媳婦裡挑了三媳婦接替自己,給原身家洗衣做飯。

三媳婦井紅廚藝不錯,為人也老實勤快,原身一家對她挺滿意,直至去年家裡實在困難才辭了她。

見甄寧過來,還帶了禮物,陳表叔一家十分熱情。

甄寧在陳表叔家呆了好一會兒,等從陳表叔家出來,叫上聽鬆直奔同村陳老三家。

陳老三自家地少,但家裡兒子很多,一家都是壯勞力,之前陳家的地都是佃給他們家種的。

以前陳明德是秀才,每年有30畝地可以不用交稅,陳老三家每年收了糧食之後,除去留下一部分來年當種子,剩下的兩家五五分。甄寧家全程不用管任何種植相關的事情,坐等收糧就可以了。

甄寧後續有其他計劃,有必要找陳老三了解情況。

來到陳老三家,陳老三媳婦兒給二人開了門,態度倒也算熱情,十分客氣地把甄寧和聽鬆迎進了屋裡。

甄寧見到陳老三後開門見山,想了解現在家裡田地的基本情況。

陳老三也比較配合,細致地介紹起來。

青山村處於華朝中部,這裡的人大多以水稻為主食,偶爾吃些麵條、饅頭之類的麵食,所以村兒裡也以種水稻為主。甄寧家的25畝田地分為兩部分,其中20畝水田每年種植一季水稻,現在空置著,剩餘的5畝是旱地,種些小麥、油菜之類的,產量不多,主要用於自家吃。

提到具體產量,陳老三點燃了煙鬥,“和咱們村兒其它地差不多,水田每畝大概能收稻穀400斤,麥子產量少一點兒,每畝能收200斤左右。

這個世界好像還沒有開始施行輪播,一年隻種一季糧食,甄寧試探性著問:“那我們現在隻有5畝地種著糧食?”

陳老三點頭,“現在農閒,隻需要去小麥地鋤鋤草,等後麵稻田裡攢夠了水,就要開始整地,那時就忙咯。”

甄寧裝作無知,“那為什麼不先種小麥,等小麥收了之後再種上稻穀,這樣一塊兒田一年就可以收兩次糧食,能多掙不少錢。”

甄寧家的情況村裡人都清楚,陳老三以為甄寧是想掙錢想瘋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