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裡咯噔一下,甄寧擠出悲傷的神色,“不瞞姐姐說,這幾年發生了太多事,妹妹前些時候又在地府過了一遭,撿回一條命後自然與以前不同。”

鄭氏沒有深想,畢竟誰能想到殼子裡已經換了個靈魂?搖頭歎氣,“當初我們一起長大,誰能想到明德運氣那般差,你這幾年也是受苦了。我聽楊哥兒講,2年之後你要還村長家100兩?這次永濟去省城趕考,為了避免意外,帶了不少現銀。這次我跟娘湊了湊,隻湊了20兩,我們那弟媳你也是知道的,二弟做生意開銷也大,她願意掏20兩,一齊40兩,你先用著。”

“你知道這錢我肯定不會收。”

“你呀你,從小就是這樣,看起來軟綿綿一團和氣,卻犟得很。這麼多年除了為明德求藥錢那次,就沒見你服過軟兒。你要知道,咱們畢竟是一家人。你現在不拿這個錢,萬一後麵還不上那100兩,家裡地被收走,你這這一家人靠什麼吃飯呢?聽嫂子一聲勸,收著吧!”

“我有法子賺錢,嫂子,你先收著,等兩年後如果湊不夠錢,我肯定會去找你們借的。”

鄭氏半信半疑,“什麼掙錢的法子兩年能存100兩?有這法子二弟還出遠門兒跑什麼商?世事無常,你現在不收,等來借的時候就不一定有咯。”

“現在不好開口,嫂子你還不放心我嗎?而且哪有嫂子你這樣咒自家的。”

鄭氏嗔道“神神秘秘的,好了好了!拗不過你,你可彆後悔。”

甄寧又把話頭兒拉了回來,“大哥這次走的格外早,寄信回來說明在省城安頓好了?”

提起丈夫,鄭氏神色舒展了些“誰說不是呢!他走的時候離鄉試還有大半年,我勸他晚些去,他非說上次考試跟朋友約好了這次要早些過去,以文會友,現在就是和朋友一起租了個小院。哎!他那些朋友都是跟他一樣的老秀才咯,也不知能會出個什麼來。”

甄寧有不同看法,“每個人擅長的科目不同,大家互通有無、取長補短,說不得大哥這次就能有些造化。”

“我不求這些,去省城路上遭的罪不提,那一場三天的考試有多少年富力強的都撐不住,他現在年歲也大了,我隻求他能平平安安回來,今年如果再考不上,下一科我說什麼都不讓他去了。”

甄寧調侃:“那要看你們誰能擰得過誰了,這麼些年,你哪次沒順他的意?”

鄭氏咬牙,“下次我肯定能堅持住,妹妹你又不是不知道,他每次去省城應試都要花費不少銀錢。他跟你家明德不同,一天天就知道讀書,缺錢了把手一伸,哪裡知道家裡的難處,眼下娘都快60了,狗蛋兒又是那個狀況,我總想著家裡多攢些銀錢才好。”

兩人又說了會兒話,聽蘭、聽竹回來了,見到大舅母立刻親親熱熱湊過來。

趁著兩小隻吸引住鄭氏注意力,甄寧來到廚房,飯已經差不多好了。

石秀告訴甄寧:“外祖母這次來帶了不少東西。米麵糧油齊全不說,除了些鮮豬肉、羊肉,光臘肉就帶了三大條,還給我帶了些安胎補氣的藥,給娘你帶了些滋補品。”

甄寧這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