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來來,鏡頭看這邊,徐家的另一位代表小馬大廚,這是在熬炸醬?“順萬喜”炸醬麵!饞了。據小道消息說,小馬師傅的麵食做的格外的好,讓我們一起期待吧”美女解說作勢用手擋住嘴巴悄悄對著鏡頭說道。
“哇哦,中華區唯二做甜品的大廚,大馬大廚。這是?解說本人沒吃過的一種新式甜品,圓子羹?”
大馬做的就是當初徐正給祁老做的“徐家菜譜-禦膳篇”裡的“荷葉圓子羹”,本來是要上新菜單的甜品,結果因為隻有徐正一個人能完美的做成功,不得已隻能放棄上新。
畢竟徐老板隻有一個,累死了就沒下一個了。
參賽前,大馬苦練了一個多月,終於做出了和徐正六七成相似的味道。“順萬喜”後廚眾人比著大拇指把大馬誇的下巴高昂,尾巴翹上了天。
時間剩下半個小時。
徐正將輕煎成型的肉泥餅,切成極細的細條絲狀,又與其他切成絲的珍稀菌菇一起放進高湯中熬煮,徐老板拽出已經揉搓的飽滿光滑的麵團,抻、拽、甩、打等手法利索的將手中的麵抻成了極細的成型麵條,手一甩從頭到尾一條幾米長的麵被放進了鍋中。
大火激的鍋中的湯咕嚕咕嚕的翻滾著,白色的麵條跟著翻著身,幾分鐘後,徐正關火,拿著長筷子先往青瓷碗中夾了一小碗,又打了半碗湯將麵條蓋滿。
這碗麵被放在了徐正的右手側。
鍋裡剩下的大半鍋“福祿三絲”被盛到了很大的雕花大碗裡,鍋裡的湯羹被盛到了被烤熱的瓦罐中,一起放在了大托盤上。
“叮當!”
徐正按響了結束鈴聲。
徐正頭頂的倒時器停在了3分25秒。
服務的小姐姐舉手示意組委會,填好信息,端著超大的托盤轉身走了。
“呼,結束了。老頭,“福祿三絲”真的很費人,以後彆讓我學這麼累人的東西了...”
徐正頓了頓,端著那碗提前盛出來的麵,捏了捏鼻梁掩住淚意說道:“老頭,99歲生辰快樂,今年先將就吃點,明年整100了給你做頓大餐。對了,我談了個對象,人可好了,可愛我了,祝福我唄~”
......
三位解說正在賣力的在這最無聊的等結果階段大段大段的跟觀眾和網友講解。
“又有幾位大廚在結束前敲鈴了!現在場上剩下了不到十位大廚還在進行緊張的收尾工作”
“第五輪上半場的二十位評委都是在行業內赫赫有名的品鑒大師,現在我們將目光移到鑒賞席!”
解說熟練的cue流程。
“哇哦,董耀大廚這道霸氣的寶塔造型麵點果然奪目,亞瑟先生和尼娜女士露出了微笑,應該會得到不錯的打分。”
“嘶,果然外籍評委還是更青睞法菜”美女解說吐槽道。
“老勞倫大叔的鵝肝麵包看起來很不錯,李季年□□也連連點頭!”
“大家可能不太了解□□,這位是我們國家的國寶級名廚,擁有國家特級廚師,國宴禦用廚師等等稱號。而且□□與“懷特杯”之間也是有故事的~”戴眼鏡的解說吊著眾人的胃口。
捧哏的另一位解說說道“哦?怎樣的故事”
“三十年前,□□隻身遠赴b國參加了從來沒有中華區廚師參加的廚藝大賽,經過五輪比賽,層層選拔,□□勇奪銀獎,讓當時的各位世界名廚知道了我們國家也擁有不俗的美食傳承”
“自那之後,“懷特杯”世界美食大賽也在中華區打開市場,之後的每一屆中華區的廚師都有人去參加,隻是再也沒有人上過領獎台…”
“也算是苦儘甘來了,現在中餐越來越好,喜歡中餐的外國友人也越來越多,我相信總有一天我們的美食會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遍地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