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漪提的意見,是關於戶型這個問題。
她認為建房子,不能從開發商的角度出發,得考慮消費者的利益。
現在能買得起房子的人,多數是外籍人士,或者是華僑。
本地人大多住的還是單位分的房。
既然確認了買房的群體,是不是應該從這個群體的生活習慣出發。
他們習慣住多大的房子,什麼樣的戶型,甚至是什麼樣的裝修風格。
江行愷直接找段小潔借了紙筆,把雲漪的意見寫了下來。
“雲教授確實很專業。”
許娉婷咬了咬唇,項目書是她做的,雲漪簡單的幾句話,就把她的項目書給推翻了。
“裝修不在我們考慮的範圍。”她忍不住懟了一句。
雲漪的話卻給孟晚打開了新思路,“不是呀,沒有人規定房子不能裝修交付,有些人喜歡裝修成自己喜歡的風格,就會有人想要省事,拎包入住即可。”
雲漪很是讚同地點點頭,“孟晚說的沒錯,果然還是得集思廣益,方能得到最優結果。”
最後,江行愷一錘定音“您可以帶自己的團隊,這個項目如果做起來,一定會成為您的學生履曆中非常精彩一筆重墨。我們會儘量放權,尊重您的意見。至於待遇,自然不會虧待您的學生。”
他著重強調雲漪的學生,是因為他知道雲漪已經到了這把年紀,已經不在乎能不能錦上添花。
她隻是想給學生找一個實踐的平台。
要不是孟晚抓準了這一點,雲漪還真不一定會答應。
許娉婷沒再說什麼,因為她知道雲漪提出來的意見都不是無的放矢。
事情談好,到了開飯的時候。
雲漪笑著招呼他們坐下。
“今天就不談公事了,咱們嘮嘮家常。”
吃過飯,眾人又坐在客廳喝茶。
段小潔報的是燕城那邊的大學,開學就要走,得到放假才會回家。
雲漪心裡惆悵,卻知道不應該折斷孩子的羽翼,他們遲早是要飛走的。
“你跟著老林好好學,他的才能和品性,能教你很多。”
林陽民倒是還想帶帶文旭知,但他這個外孫嫌棄博物館學沒前途,不願意學。
文旭知也報了建築學,隻是他的成績上不了同濟。
但林秋嫻一直沒放棄,想讓他拜雲漪為師。
不說學到什麼本事,哪怕有這個名頭在,也能讓文旭知以後的路好走幾分。
雲漪不鬆口,林秋嫻便天天過來。
這不,飯才吃完沒多久,她就又帶著文旭知來了。
文旭知看到孟晚也在,臉上臊得慌。
他曾經還鄙夷過孟晚,表示一個插班生,怎麼考得上複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