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潯陽江頭,得浪裡白條
江州,有很多名字。
自東漢到元代,曾有柴桑、潯陽、江州、彭蠡、德化等多種名稱,隋大業三年曾短暫在此設立九江郡。
於是便有了九江之名。
這座位於內陸的城池,北臨滔滔長江,西靠幕阜山脈,東南則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
扼守江南西路的北大門,是這個內陸省走向大海的門戶。因為這種重要性,九江成了江西最早、最大的商埠,四大茶市、四大米市,他均占有一席之地。
便是在北宋,江州也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為朝廷所重視。
在此地增設了許多關卡,收取巨額的鹽稅、茶稅……
否則,那蔡太師的第九子豈會來此做個知州。
一入江州,眾人便感到了一股子繁榮的生機。
在這種高壓稅收之下,竟然還有此等繁榮的商業活動,由此可見一斑。
“哥哥,身為揭陽三霸,我與那張橫張順兄弟倆卻也有幾分交情,不如我來做東,請他們來拜見哥哥。”
李俊和張橫、張順同在江上討生活,自然相識。
隻是,李俊是做私鹽販子,而他們兄弟兩個卻是開黑船,井水不犯河水。
舊社會之所以流傳“車船店腳牙,無罪也該殺”這句話,是因為話裡的這五種人,乾了不少傷天害理的勾當。
相比起李俊和穆弘這兩霸,張橫張順兄弟的聲勢就小一些了,也就是搞一搞江邊走私和開黑船的勾當。
“那哥哥張橫水性比我略有不足,隻這個弟弟張順,水性之好便是我也要佩服。”
“哦!”
阮小七驚訝道“竟讓兄弟都佩服?那此人的水性該好到了何種程度?”
晁蓋也難以置信“是啊!兄弟乃是混江龍,水性之好我們有目共睹,那張順也不過是被人喚作浪裡白條,一條魚兒罷了。”
“各位哥哥,不是我滅自己的威風,而是那張順真的了不得。他也生在這潯陽江邊,長在小孤山下,因生得白如雪練,水性精熟,人稱浪裡白條。他能沒得四五十裡水麵,水底下伏得七日七夜,我不如也!”
“果真?”
“確確實實,那還是一年前的實力,最近不知功力有沒有漲。”
“嘶!端的奢遮!李俊兄弟,我等一起去請這位好漢,不知這張順張橫兩兄弟在哪……”
“他們曾在潯陽江上做擺渡的生意,今年那張順嫌擺渡太過傷天害理,和哥哥分了家,於是在江州的潯陽江邊做了魚牙子。”
什麼是魚牙子?
也就是壟斷當地河鮮生意的團團夥夥的老大。
在書中我們也看到了,當李逵想要去討活魚的時候,那些漁夫們都說了,必須他們的魚牙子(張順)放話才能賣給他們。
而且打起群架來也是毫不猶豫,顯然也不是善茬兒,絕不是純粹的漁夫。
而張橫比起他兄弟張順就差遠了,純粹就是個開黑船的,屬於底層的“販夫走卒”行業內的一員。
當然了,他的手段更狠一些,經常敲詐勒索甚至謀財害命。
這在曆朝曆代都不缺這個行業,有些更是形成了一個強大的團夥兒勢力,比如車馬行、船行、漕運等等。
若是發展到了那種程度,就算是官方也不會輕易得罪,雙方往往都采取合作關係。
張橫自然沒這個實力,他也就幾條船罷了。
眾人到了潯陽江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