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李俊:哥哥如若不棄(1 / 2)

第145章 李俊哥哥如若不棄

“哥哥,如今這山裡都是逃戶,老百姓真活不下去了啊!”

李俊長歎一聲,灌了一口悶酒。

“既然活不下去,何不落草為寇?”劉唐那撮紅毛在篝火的映照下如火焰一般燃燒,甕聲道“打劫一些大戶,劫富濟貧,豈不快哉。”

李俊苦笑著搖了搖頭“不是我等南方人沒有造反的勇氣,隻是這江南不像山東,造反很是艱難,山都是大山,人跡罕至,隻有水匪才能劫到一些錢糧,山賊根本沒出路啊!若是做水匪,卻又隻能往那鄱陽湖裡去了。誰管山裡人的死活啊!”

“江南和北地確實不一樣。”

晁蓋回想了一下這一路上的畫麵,頷首道“我等從山東一路走來,那亳州還沒什麼兩樣,過了淮河,地理氣候便迥異了。那六安金寨,綿綿不絕的大山,沒田便是沒糧,想劫大戶都沒處劫。”

地理決定了曆史的發展,山東自古多響馬,不是沒有道理的。

這時,童威、童猛齊齊一聲歎息“俺們兄弟從十三四歲起,就跟父親一起販鹽,十裡八鄉到處都走遍了。官差巡檢要抓俺們,大鹽梟也容不得俺們,隻能每人背著二三十斤私鹽,鑽山溝賣給那些逃戶,累死累活也賺不到幾個銅子。講真的,那日子過得還不如鄉下佃戶。”

“後來跟了李俊哥哥在長江上做私鹽販子,這日子才好了起來,至少不愁吃喝。隻是想衣食無憂,還是難啊!”

“這年頭,想填飽肚子怎就那麼難呢?”

曹傑既然想賺他們上山,聽到他們生活艱難,自然是好的,隻是心中還是很疑惑,於是問道

“我看你們留在地窖裡的鹽也有不少,價值上千貫,怎賺不到錢?”

“不瞞哥哥,這私鹽其實是不愁賣的,隻是……在那江麵上我李俊倒還有些能耐,這上了岸來,就像魚兒離了水,施展不開手腳啊!如今各地都設置了鹽關……唉!一言難儘!”

鹽鐵茶,都是朝廷壟斷的行業。

朝廷為了稽查倒買倒賣而設置關卡,卻不去想,如果官鹽價錢降下來,私鹽販運自然終止。

問題是私鹽價錢每斤僅數文,官鹽價錢乃數倍。

官鹽不但價貴而且色黑有泥土味,私鹽不但便宜而且沒有大的苦澀味。

於是一些不法商人在巨大利益麵前,不惜舍命一搏,通過水路陸路私運,乾擾官方專賣市場。

這樣一來,官鹽賣不出去,官府稅收日減,所以花費巨額資金設關盤查。

這種辦法隻稽查而不征稅,原意是好的。

可鹽關高樓上許多士卒往遠處瞭望,盤查關口文武官員傲慢神氣,參與販運的民眾結伴而來,遠遠看見便四散而逃。

那些背負肩挑的,被鹽官追趕鞭打,得了錢就放走,不給錢則法辦。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合法的過往商旅也要全部搜查,於是同樣遭受盤剝。

那些合夥搜刮的官兵,常常滿載而歸相視竊喜,隻苦了百姓。

但朝廷也隻得了十之一二的稅收,大頭都被一層層貪官汙吏給吃了。

如此亂政,也不知那些吃肉的究竟是為了什麼?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