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揭陽嶺下,吃人魔頭(1 / 2)

第142章 揭陽嶺下,吃人魔頭

以宋江為首的梁山,並非鐵板一塊,往大了說有三個派係,往具體說有七個派係。

說梁山有三個派係是最簡單的區分方法,分彆是忠於宋江的鐵杆、跟宋江關係疏遠的、跟誰都近又跟誰都遠的。

如果仔細劃分,則可以分出七個派係,這七個派係分彆是晁蓋的老梁山派、宋江的鐵杆派、李俊為首的揭陽派、魯智深武鬆楊誌的三山派、孫立為首的登州派、盧俊義為首的一個小派係、呼延灼為首的朝廷降將派。

蕭讓、安道全、段景住、皇甫端還有大宋辛德勒柴進先生等十來個人屬於誰都不親近誰都不反對的工具人,他們稱不上派係。

如今在曹傑的手裡,老梁山派、三山派已經成了一個整體,宋江的鐵杆派也被他挖了牆腳,核心花榮已經成了自己人。

現在,抵達江州攻略揭陽派。

這個派係表麵上不顯山不露水,實際是扮豬吃老虎的一股勢力。

它以“混江龍”李俊為核心,多數都是水中的高手,比如“船火兒”張橫、“浪裡白條”張順,“出洞蛟”童威、“翻江蜃”童猛、“沒遮攔”穆弘、“小遮攔”穆春和“催命判官”李立等人。

李俊雖然排名還在穆弘的後麵,但極具領袖氣質。

是金子總會發光,李俊在平定方臘以後的路上裝病,所以帶走了一幫兄弟,最後在暹羅建功立業,既躲過了宋朝政府的迫害,也完成了宋江沒完成的霸業。

這才是真正的好漢。

“此地便是揭陽了吧!”

曹傑縱目遠眺,隻見秋日的山嶺依舊鬱鬱蔥蔥,不似那山東,已經是黃葉滿地、草木凋零、北雁南飛。

而江水滔滔,河麵遼闊,數不儘的帆船往來東西,實乃通衢之要地。

“哥哥,此地正是揭陽鎮,臨近大江的那座綿延不絕的大山便是揭陽嶺了。”公孫勝縱目遙望江南方向“貧道年幼時,曾被師父領著上了一次廬山,拜了仙人洞,可惜沒機緣獲得那呂祖的傳承,甚是可惜啊!”

廬山就在江州。

有詩雲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

唐代道士呂洞賓曾在仙人洞中修煉,並於此洞中得道飛升,所以廬山又被道門奉為呂祖祖庭。

道門中人皆知那仙人洞中藏有呂祖飛升的奧秘,卻無人能得見真容。

漸漸地,道門便也不再封鎖廬山仙人洞,並且向天下人開放,以待有緣人到來。

可惜,數百年過去了,那呂祖飛升的奧秘依舊還是個奧秘。

至於腳下的揭陽,其實並不屬於江州地界,而是屬於淮南西路的舒州。

與那九江環繞的江州隔江相望。

“先不急著過江,去那揭陽嶺上走一遭看看。”

眾人知道此行是來尋兄弟上山的,便都以為好漢就在那山上,便興致勃勃往嶺下走去。

穿林過崖,隻見嶺腳邊開著一家酒店,背靠顛崖、門臨怪樹,前後都是草房,在那樹蔭之下挑出一個酒旆兒來。

晁蓋見了心中歡喜,便與眾人道“在此險惡之地開酒店的,必是一位好漢。我先去打探打探。”

托塔天王大步入到酒店來,把行李歇了,將水火棍靠在壁上,叫道“怎地不見有主人家?”

隻聽得裡麵應道“來也!來也!”

側屋下走出一個大漢來,一捧赤色胡須,兩隻紅絲虎眼,頭上戴著一頂破巾,身穿一領油乎乎的布背心,露著的花臂下麵圍一條布手巾。

見晁蓋好一條昂藏大漢,眼睛一亮,問道“好漢要吃點什麼?小店有美酒,也有牛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