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曹傑大發戰爭財
山東沂州鬨山賊土匪,這算不得什麼。
連開封府這種京畿地帶都鬨草寇,更何況山東沂州這種窮鄉僻壤之地。
儘管山東是儒家文化的發源地,也是大名鼎鼎的孔孟之鄉。
有了這兩個標簽,山東在人們印象中自然應該是個充滿文化禮儀的地方。
可事實上,山東自古以來不僅盛產文化,更是盛產土匪。
管子說得好,衣食足而知榮辱,倉廩實而知禮節。
山東在曆史上災害頻發,乾旱、洪澇、風雹樣樣不缺,而且這些天災都具有明顯的廣泛性、多發性、群發性和衍生性。
古人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很弱,一旦發生嚴重災害,生計立馬就沒了著落,大規模饑荒隨之而來。
為了活下去,許多人隻好群起為盜,乾起了“要從此路過,留下買路財”的買賣。
做無本買賣劫那些屁民的錢糧,官府自然不怎麼去管,可殺了一州主官,這若不是造反那什麼才是造反?
官府判斷一地草寇是否屬於造反,首先一項便是殺官。
可要知道,那可是從五品的州一把手啊!
作為統治階級,竟然被泥腿子屁民給暗殺了,這還得了。
發兵,剿滅,淩遲,挫骨揚灰!
不怪陳希真仰天長歎。
《水滸傳》中宋江造反,殺得最大的官也就是高唐州的高廉、青州的慕容彥達,和沂州高封一個級彆。
自得知那高封被暗殺身死,陳希真就清楚知道接下來即將要麵對的恐怖後果了。
這是黃泥掉進了褲襠,不是屎也是屎。
所以他並沒有自怨自艾,也沒有去辟謠,而是迅速作出了一名造反者該有的反應,充分顯示出了他的果決和手段。
知州的被殺,直接導致圍剿猿臂寨的三路大軍軍心渙散,陳希真、陳麗卿父女第一時間領著寨兵一陣衝殺,斬了那一州的軍事主將兵馬統製,三路大軍迅速崩潰。
接下來,第一時間殺向了附近的縣城,搬空了糧倉,獲得了許多莊園主的“無償資助”。
再用糧草裹挾起活不下去的勞苦大眾,滾雪球般向著沂州州府臨沂城發起了衝鋒。
兵貴神速,在官府根本反應不過來的時間裡,亂民破了臨沂城。
陳希真再度發糧,明裡驅使著亂民繼續禍亂周圍的城鎮,暗地裡卻搬空了府庫,搜刮了大量金銀、糧草,並從裹挾的反賊中挑選出三千精銳,大隊車馬逃竄進猿臂寨中。
兵員、兵器、糧草都得到補充,猿臂寨實力大增。
時間很快便過去了半月,朝野震動。
可沂州之亂依舊未得到平複,甚至愈演愈烈。
乃至於青州都有山寨響應。
當然不是二龍山、清風山、桃花山。
自沂州動亂以來,秦明、黃信師徒二人便安靜了下來,顯然那慕容彥達也知道現在不是剿匪的時候。
若是逼得青州也亂了。
那可就真的一發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