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打虎好漢武鬆,鎮二山黃信(15)(1 / 2)

第91章 打虎好漢武鬆,鎮二山黃信(15)

(審核格外嚴格,每天早上十點會刪除一部分擦邊描寫,有好幾章已經中招)

清風山三廢,“錦毛虎”燕順被武鬆在戰場上活活捶死,“白麵郎君”鄭天壽被曹傑施法導致五鬼術反噬活捉了,“矮腳虎”王英跑得快,不知所蹤。

其餘小嘍囉,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成為大體老師的就有九九八十一個,隻活捉了三十三個小魔頭,準備押往青州府判刑。

總要給知府老爺一點功績不是,曹傑吃了這一頓大餐,不給那慕容彥達一口湯喝,說不過去。

可要知道,那可是滅門的府尹啊!

哪裡是他一個小小的白水郎能夠冒犯的。

至於鄭天壽,在他將“五鬼術”默寫了五遍,確定這門秘籍沒有問題,這才被一刀砍了腦袋。

雖然押送去青州府,能為武鬆換取更好的前程。

但曹傑不能容忍他這個人魔繼續活在世上,多一天都不行。

這裡就涉及到大慫對死刑的態度了。

要是真送到州府去,鄭天壽還真大有可能會活下來。

宋朝初年,承五代餘緒,實行重刑主義,州級審判機關具有對死刑案件的定判權,不必再報經朝廷核準,刑部隻負責在死刑執行完畢之後,對各州旬申禁狀進行事後複查。

真宗朝開始設立提刑司,主掌死刑複核,標誌著慎刑主義的法律思想逐漸取代重刑主義。

至仁宗朝,州級衙門不再享有終審權,自然沒權利去砍人腦袋。

而最重要的是,宋代有個獨有的製度,是驢宗趙光義親自製定的十三字法則

【凡死囚臨刑叫冤者,再勘問陳奏】

什麼意思呢?

就是如果死刑犯臨刑時喊冤,死刑必須立即停止,自動獲得一次死刑複核的權利。

種種嚴苛的條件下,導致官員們對罪犯能不判死刑便不判死刑,嫌麻煩都是刺配邊州,撈銀子、玩女人、喝大酒豈不快活,煩那個心作甚!

不得不說,梁山諸多好漢,都是這條政策的受益者啊!

朝廷給不了那清風山上累累白骨一個公正,那他曹傑便來做這個青天。

隻可惜那個“矮腳虎”實在太狡猾,連麵都沒露,就逃了。

清風寨攻破清風山,武鬆剿匪成功,名聲很快便在青州流傳了開來。

“打虎好漢”武鬆的大名,如雷貫耳。

當然,這其中也有曹傑暗中推動的原因。

打死隻吃人的“錦毛虎”,可不就是打虎好漢。

這名號,可是曹傑親自為武鬆取的。

有人歡喜,自然有人愁。

其中最愁的,便是“鎮三山”黃信。

他這名頭剛取還沒一年,半點功未立,那清風山就沒了。

那他這個鎮三山,難道要換成鎮二山?

這不是在他這個兵馬都監臉上吐了一口痰嗎?這不是顯得自己是個廢物嗎?

地方州府兵馬都監作為地方軍事主官之一,掌管一州廂軍的屯駐、訓練等事務,並有調動指揮權,紮紮實實的正八品。

而武鬆這個文知寨,不過是個九品芝麻官而已。

‘他也配剿了清風山……’

‘逃了那個矮腳虎王英,看我去找他的麻煩。’

黃信快馬加鞭就到了青州府衙。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