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啊(1 / 2)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剿匪,有兵不行,有糧也不行,有兵還要有糧,這才能驅使那群丘八。

當兵吃糧,拿餉賣命。

天經地義!

清風寨有兵,但不多。

鄉下的土財主,有糧,其實願意拿出來的也不多。

各方合力擰成一股,才有剿匪的可能。

當然,上任知寨借剿匪的名義,收了幾十年的稅,徹底讓清風寨周邊的百姓破了家,從而導致三山徹底發展了起來。

人都拿了錢升官走了,罵他“狗官”也無用。

論養寇,大慫朝的官員才是真正的行家。

曹傑有心一番探查,果然找到了那個劉高。

這劉高倒也不算是本地鄉紳,他因中了秀才,又屢試不第,於是娶了清風山下王大善人家的閨女。

如今買官盛行,王大善人便捐了好大一筆錢糧,為女婿謀取清風山文知寨的官職。

也想和那上任知寨一樣,來發上一筆橫財。

誰承想,被武鬆捷足先登,官職、錢財兩空。

新知寨要剿匪,各地鄉紳再度齊聚清風寨。

對於剿匪,他們其實並不願意。

民間有句話說得好匪過如梳,兵過如篦。

土匪掠奪時像用寬齒的梳子梳理一樣,不能將所有值錢物品都搜刮走,百姓還能留下一些東西。

官兵掠奪時則像使用細齒的篦子一樣,會儘可能地搜刮走所有值錢物品,給百姓留下很少的東西。

剿匪,不管成不成功,小地主都要破財。

有上次接風宴愉快地交流,一眾鄉紳客套一番,武鬆還是坐了主席,花榮左手落座,其他眾人也按秩序入座。

“各位高鄰,說句不中聽的話,我和花將軍可是個窮官啊,上司撥付的那點經費,牙縫也塞不滿,可我們還得與清風山的賊人相鬥,保護一方百姓平安。

軍營之中,早已是寅吃卯糧、捉襟見肘了,我和花將軍又是極愛麵子之人,不忍心學其他一些軍營的做派,壓榨鄉親、欺淩良善,我們也隻好向各位高鄰伸手要飯吃了。”

先禮後兵,在座的都是地主,有一個算一個,誰沒逼死幾個破落戶。

全殺了可能會有無辜,但是十個殺九個,絕對有漏網之魚。

武鬆壓榨他們,也是心安理得。

花榮做了多年的武知寨,雖然不管糧草經費的事,但沒吃過豬肉,哪裡沒見過豬跑,配合武鬆道

“清風山的匪,任何時候都要剿,不剿不行!你們也不想哪天在家裡坐著,老婆孩子熱炕頭,那清風山的三個吃人魔頭就下了山,將你們妻女擄上山去,奸淫擄掠後,還被剜了心肝做成醒酒湯吧!”

說起那清風山的三位大王,在場所有人都齊齊打了個哆嗦。

二龍山隻劫財,桃花山還挺講道理。

這清風山,那真就是魔窟了。

“知寨大人,剿匪我等自然願意!”

王大善人的祖墳就在清風山下,他家的田地自然也在那一片,如今那地方去不得,資產都縮水了好幾成。

若是剿匪,他是第一個願意的。

不過,人都是貪婪的,若是既剿了匪,又不用出錢糧,要是還能賺點,豈不妙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