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夜話大遼,共謀大事(2 / 2)

“那我有什麼能幫到大官人的?”

“二哥,你能幫到我的大著呢!那純陽衍宗丸,必能幫我打開遼國貴人的渠道。”

“純陽衍宗丸?哦!”

曹傑恍然,肯定是王倫向他說的,畢竟他連孩子都懷上了,用過自然說好。

“二哥要人有人,又有這等寶藥,你我聯手將遼國渠道打通,這難道不是破天的富貴嗎?你知道我這莊園裡人多眼雜,多是來混口飯吃的,算不得心腹。而兄弟的人,我聽王倫說過,端的都是好漢……你我二一添作五,如何?”

一分為二,各占一半。

雖然要用到自己的寶藥來開拓市場,也需要兄弟們去那遼國走一遭。

但真算起來,那也是無本的買賣啊。

簡單來說,曹傑算是技術入股了。

“大官人奢遮,這生意我做了。”

“好!有二哥加入,何愁大事不成。”

說完,柴進從架子上取來一壇酒。

“二哥,此乃梨花白,塞北名酒,乃遼國皇室貢酒,有‘名馳塞外三千裡,味占三晉第一春的名頭’,酒烈而香醇,非豪客不能飲。今日你我飲一大碗,祝我等成功接下這潑天富貴。”

“大官人,半場開酒可是大忌。莪看還是等成功賺取了第一桶金,再慶賀不遲。”

見曹傑拒絕,柴進也沒堅持,點頭道“也好。我知二哥的兄弟都有大能耐,但遼國也不太平,是不是再調派一些好漢過來?”

“我那五個兄弟的能耐,大官人不用擔心。倒是大官人這裡,人員頗雜,需要小心為上。”

“我自然萬分小心,那些外來的人不會去用,隻用家裡的老人。就是實力略有不足……”

“安保方麵由我的人負責便是,大官人的人負責做生意……”

大遼真的是太大了,人口又少,可謂地大物博。

其實在古代,國家的疆域,也非越大越好。

比如前唐就是一個例子,盛唐時期,我們成功地將邊境推進到了蔥嶺一帶。

可是遙遠的距離完全削弱了帝國對那裡的統治。

當高仙芝兵敗怛羅斯之後,帝國的疆域就立刻向後退縮了一千三百裡,然後再也沒有回去過。

契丹遼國的國土麵積就很大,甚至可以稱之為非常大。東起日本海,西到阿爾泰山。北到額爾古納河,南到與大宋接壤的白溝河。

如果把契丹人平均地分散在這片土地上,十裡地都不會見到一個人。

這樣的統治也就算不得統治了,在這個時代除了華夏人對土地有著強烈的饑渴之外,就連契丹人自己都不明白他們國家的邊境線到底在哪裡。

隻要那裡沒有人煙,一條狗撒泡尿都能宣布主權。

而大遼,真的已經不是一百年前那個九千騎兵就能硬撼太宗十萬大軍的大遼了。

上一任皇帝耶律洪基在位四十年,先有重元之亂、後有耶律乙辛擅權亂政,而他忠奸莫辨,賜死皇後蕭觀音,又軟禁皇太子耶律濬,遼朝政治進一步腐朽。

同時,他又崇奉佛教,虛耗國力,使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

而且耶律洪基堅持對宋通好,臨終前仍不忘囑咐子孫“南朝通好歲久,汝性剛,切勿生事”。

到了當今天祚帝,朝堂內更是不堪,東北又有女真人崛起。

亡國就在眼前。

和柴進細細一番謀劃,曹傑也覺得這生意是潑天的富貴。

大慫賣官鬻爵,吏治混亂,遼國也是一樣,隻要成功賄賂了遼國貴族,想不富都難。

而隻要有了銀子,那麼就能招兵買馬,開創更大的事業。

而且,遼國的馬,更是未來爭奪天下的利器。

大宋缺馬,這是公認的。

有人、有錢、有馬、有糧……黃袍加身,指日可待!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