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明佳再次算賬(2 / 2)

明佳把知識點分門彆類的記錄,用不同的冊子,不用的隨時翻看。甚至把在書中看到的有用的知識點都抄錄下來,為的就是讓自己會的東西都有出處。

謝博淵提議,縣衙裡的東西都被毀了。縣誌也沒有,還是要先清楚多少村子,多少人口。這些錢可以優先幫助一些貧困村子。

怎麼幫呢?買一些糧食送去嗎?可縣衙連衙役都沒有。找附近幾個村子的村民幫忙嗎?難保村民心裡平衡。

肖青山覺得一個村的村民若是利益分配不均都會出事,何況是各個村子之間呢。他來自農村,他是知道村民之間為了口吃的可以多麼瘋狂的。

明佳其實心裡有些想法,但是是不完善的計劃,而且她不確定怎麼解釋這些想法的來源。不過一想徐州的土地商鋪,和後半輩子的財富自由。

明佳覺得自己必須主動說出自己的想法,讓她的想法得到爹爹的重視。想通之後,明佳悄悄地舉起了自己的小手我有話要說。

肖青山和謝博淵看向明佳,明佳深吸一口氣“我最近一直在看自己寫的遊記,和到渠縣之後根據村民說的記錄的冊子。”

“爹爹,我覺得農民伯伯如果一直種地,永遠都吃不飽飯。”明佳語不驚人死不休,一句話把肖青山和謝博淵都嚇死了,這話可不能說啊!

明佳知道她說的會顛覆他們的認識,可是這是事實。明佳轉身去拿自己一路寫的遊記。

肖青山是懵的,他沒想到小女兒竟然這麼想。謝博淵翻看明佳一路記錄下來的遊記,他也想知道小姑娘是怎麼得出這個結論的。

明佳看他們慢慢都有反應了,決定繼續說。接過哥哥遞過來的毛筆和紙張,鋪在桌子上,算起賬了賬。

“爹爹,這些日子你一直在縣衙登記村民情況,你問了而他們很多問題,你知道他們一年能賺多少銀錢嗎?”肖青山不知道,他覺得直接問家庭收入有些冒昧,所以設計的問題沒有這項。

“我看了最近記錄的附近幾個村子的糧食產量,一畝地好的也不過200斤左右,少的甚至才150斤。”

一個家庭平均兩個成年勞動力隻能伺候好十畝地,因為春耕和秋收搶農時,中間除草和施肥的時間相對就清閒一點。

以我們家為例,一家四口。兩個孩子不算勞動力。一年隻能種10畝地,即使全是良田,一年的產出隻是2000斤,繳了稅之後1800斤。

一家四口如果想吃飽飯,至少每天要吃3斤糧食,一年的嚼頭就是就1100斤。賣掉400斤糧食,糧店收糧才5文錢一斤。到手2兩銀子,平均一畝地一年200文。

這還是很理想的狀態下,一家人無病無災,而且油鹽醬醋,穿戴人情往來都要包含在裡麵。這中間如果出現產量不到200斤,然後賦稅不止十分之一,家裡但凡有一點其他開銷,就要餓肚子了。

看著明佳算賬的單子,肖青山和謝博淵都沉默了。

謝博淵甚至知道很多地方的百姓自己沒有土地靠租佃地主的土地過活呢。那豈不是多一層租子要交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