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青山問廚娘怎麼準備糧食,至少50-60人半個月的口糧。廚娘不太懂比例,但是經驗老道,心裡預估了一個數量,就報給了縣令大人。
廚娘退下去之後,肖青山和謝博淵看著糧食數量和銀錢。有一點頭疼,他倆好像都不太適合算這個。難道要再招一個賬房嘛?
明佳看著爹爹和原伯伯的樣子,直接走到書桌前,提筆算賬
縣衙改造預算,一共是13兩銀子也就是文錢。
渠縣糧價以及廚娘報的所需糧食儲量
黑麵200斤共計2000文;麥麩100斤共計300文;野菜100斤共計200文;
加水可以做成550斤餅子,大概2兩一個餅子,這就是2750個餅子。
(我知道古代一斤是16兩,但我算不明白,就默認一斤是10兩。我的世界聽我的(¬︿??¬☆))
預計每天60個人乾活,每天300文工錢。15天工錢是4500文。
每個工人每天3個餅子,15天就是2700個餅子。
一共花費4500+2000+300+200=7000文
剩下5兩的銀子,要包含廚娘和廚房的費用,可能的材料費。
明佳把自己算的賬拿給肖青山看,肖青山楞了,謝博淵也懵了。
肖青山是吃驚女兒的數算能力,再一次感慨,女兒一定隨了她祖父。
謝博淵是震驚原來錢可以這麼值錢。隻需要7兩銀子就能讓60個人乾15天活,還能吃飽。他之前賞下人的銀錢有些多啊!
明佳看著愣神的兩個大人,最後說“其實從村民手裡收野菜可能2文錢一斤都可以,可以給工人加個涼菜,也給村裡其他人一點點收入。”
最後,明佳實在忍不住了,提醒爹爹“爹你好想要趕緊找商家兌換一些銅錢,留著給工人發。而且要趕緊去買糧食,明天一早村民可就來了哦”
肖青山聽完立刻反應過來,來不及誇獎女兒,摸了一下女兒的頭,就匆忙離開找客棧掌櫃去了。謝博淵拿過算賬的紙張,認真看著。
小姑娘才開始學習寫字,甚至控筆都是他教的。他知道小姑娘聰慧,看著稚嫩又熟悉的字體,謝博淵內心閃過無數個念頭,最後也隻剩一聲歎息!
謝家以讀書起家,百年間出過兩任帝師,5位狀元,多位令人稱讚的學者大家。到了謝博淵父親這一代,他父親是長房嫡子讀書卻一般,反倒是二叔學問更好。
謝家有條不成文的規矩不中秀才,不成親。後來,隨著每一代人的積累,竟形成了長房想繼承家主,結婚前就得考到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