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得求助原伯伯,噔噔噔····明佳跑到樓上肖青山他們抄書的包廂。正好看到謝博淵放下毛筆在活動手腕,謝博淵心裡苦啊!
謝博淵隻有在孩提時,為了練字抄過書。後來身子骨不好了,不能科舉,他寫文章都看心情,從來沒一次寫這麼多,還必須得絲毫不錯。
明峻抄的就隨意多了,隻要保證不錯字不漏字就好,反正最好回去肖青山都會幫兒子再謄抄一遍。謝博淵也想抄寫隨意一些,可他要臉。
明佳跑過去拉起原伯伯的衣袖就往樓下走,嚇謝博淵一跳,還是趕緊這這下樓了。停在幾本醫藥書籍麵前,瞪著無辜的大眼睛看著謝博淵,明佳意思很明顯。
謝博淵很無奈,這小姑娘想學醫嘛?明佳覺得默契度不足,決定開口解釋“其他書我們在其他州城都可能換到的,而這些醫藥的書籍,過了連城可就沒處尋了。”
一句話讓謝博淵醍醐灌頂,自己為什麼沒想到呢。
順嘴謝博淵就問了出來,明佳沉默了幾秒鐘幽幽回答“可能是我看不懂科舉書,所有書在我眼裡有一樣,沒有貴賤之分。”
謝博淵低頭看向這個小姑娘,一天之內,第二次被小姑娘的話撼動了。是小孩子的天真還是小姑娘的敏銳,她好像發現問題和看待問題的角度很奇特。
但是,她是對的。
謝博淵再一次找到書鋪掌櫃,主動拿出自己的書單,要求換書架上醫藥相關的幾本書,掌櫃欣然答應。這次賺大了,東家要給自己賞了。
晚上,謝博淵揉著發酸的手腕,思考接下來的路線。他覺得明佳的思路很對,按照這個思路展開想他們完全可以調整路線,原計劃下一站是晉州的,現在他想繞去安城。
第二日,肖青山和謝博淵繼續去抄書了。董氏帶著一對兒女逛連城,水婆子跟著。照例去了成衣鋪,繡坊還去了糧食鋪。明佳和明峻每人一個小冊子,都記錄了不少東西。
最後,都有些累了,水婆子提議去一下藥鋪。連城的醫藥很出名,尤其是一些藥丸,藥粉,水婆子建議太太可多買一些,以備不時之需,順道還可以請大夫給太太請個平安脈。
說到這兒,明佳有些自責了,在京城的時候,竟然忘記給董氏找個大夫把把脈了。好在連城大夫醫術也都不錯的。
一下午沒買幾樣東西,畢竟馬車空間有限。到了藥鋪董氏就沒顧及了,治療風寒的,治小孩肚子疼的,各種成藥丸子都備下,跌打損傷的外傷的也不能少。最後,明峻兄妹荷包裡的銀子都貢獻出來了。
晚上,明峻和明佳又在一起寫“遊記”。兄妹二人都寫到了藥鋪,隻是差彆有些大。
明佳看這麼藥品齊全,夥計麻利,座堂大夫身後跟著好幾個徒弟。就想著要是能挖走幾個大夫和夥計就好了。
明峻第一次見那麼大的藥鋪,又回想起自己在田家村摘草藥的事,有些想李伯伯了。遊記的最後;
妹妹說,連城人以會醫術為榮,若是連城可以開一座學院,隻培養學醫製藥的人才,想想就覺得很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