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馬車上,肖青山書袋裡放著給女兒買的書,旁邊放著給妻子買的阿膠,很是開心。不愧是州城藥鋪裡居然可以買到阿膠!
董氏拎著阿膠很是欣喜,一邊埋怨肖青山亂花錢一邊開心的耳朵尖都紅了。明佳也很喜歡爹爹送的書,起碼她對這個國家多了解一些了。
至於明峻眼巴巴盯著爹爹,期盼禮物的眼神肖青山摸摸鼻子,轉過頭假裝沒看到。他也不是故意忘記的啊!
早在肖青山去州城考試的時候,村裡的學堂就已經動工開始建了,這都快建好了。說是學堂原計劃其實就是三間屋子,一間教書一間給先生住,還一間給先生做飯用,結果多建了一間讀書的教室。
周圍還有空地,將來不夠再擴建,肖青山臨走時給了村長10兩銀子,如今才花了不到6兩。肖青山很驚訝怎麼如此便宜。
原來附近幾個村子聽說田家村的舉人老爺要給村子建學堂,還會招收其他村的孩子。都很高興,有的村子有磚廠,有的村子賣石料等建材的,大家都給了很低的價格。
就連來上工的村民每人每天都隻要5文錢。肖青山很是感動,剩餘的錢也沒收回來,給孩子們打書桌和椅子。
若是還有剩餘,就請村長幫忙保存起來,若是遇到天賦不錯的孩子,又實在家貧,就資助一二吧。錢花完了,以後若他在外地,也可寫信與他說。
村長感動肖青山的仗義和信任。最終商議,三月初一,學堂正式招收學生。想來那時他的派令還沒下來,可以看著孩子們入學。
回家吃晚飯的時候,把這都和妻女講了,都沒意見。明佳內心“這就是早期的助學基金吧,我爹厲害!”
看過永州八記之後,明佳對信息收集有了新的想法,什麼表格調查問卷估計爹爹都不太好接受,可若是遊記就很少接受了。
隻不過她是個孩子寫遊記白話了一些,更生活化一些沒毛病吧?
二月二十七,孫雋提前來到了田家村,是一個來的,直接住進了準備好的屋子。參觀了學堂和村子,孫雋很滿意甚至有些激動。最後村長家設宴,肖青山作陪賓主儘歡。
第二日肖青山給孫雋送去了他提前準備的開蒙用到的書籍,其實這些孫雋也可以默寫,不過也是他的一份心意。
順便肖青山還給孫雋準備了一份律法書籍,也是他默寫的。他已經將他考亞士以及可能被派官的事說過了,孫雋很是替他高興。
肖青山知道孫雋讀書比他有天賦,將來考進士,走正途當官是最好的。甚至他都不知道過幾年是否還有亞士這項考試,不管怎樣,熟讀律法,知法而守禮都是好的。
當然,他內心是希望孫雋走科舉,當高官,將來最好可以給他一些照拂的。
其實,孫雋的情況更符合這次皇上選擇寒門舉子的條件,隻是他目前還是個童生,並未參加府試。否則結果就不知道什麼樣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