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瑾出生謝家旁支,其實和謝博裕是同族,當年謝博裕在國子監與人理念不合而屢有爭論,最終敗走出京。
他離京時族中覺得他丟儘家族臉麵,無一人送行。唯有謝瑾的父親等在十裡亭,家族旁支一脈多數是負責族中生意,手中銀錢不少,謝瑾父親送了程儀給謝博裕。
後來謝博裕一直感念這份情誼,所以破例收了謝瑾為親傳弟子,帶在身邊實時教導。不承想竟然教出來這麼一個狠實心腸的人。
商人最是能看清局勢,想來謝瑾的父親在京中早就知道了增設亞士派官一事。早就寫信與他說了,能讓謝瑾如此痛下殺手,想來還有其他誘惑了。
謝博裕將文章疊好放進袖袋裡,看向一臉緊張的肖青山道“你放心,我會將文章還給他的。”
肖青山瞬間輕鬆了,先生不知情,並且願意幫他解決此事。剛剛他沒錯過,先生看到文章時的憤怒和冷意。這樣,肖青山也就放心很多了。
從縣城回來的路上,肖青山回想著兒子女兒的點點滴滴。女兒一歲多的時候,奶聲奶氣地問他難得休假回來為什麼不幫妻子乾些農活?
去年,女兒提前提醒自己妻子要過生日了,下次休假要帶禮物回來。這次的危機也是女兒發現,自己一個人解決了緊急難題。
不得不承認,他的女兒是個很有主見並且沉穩的人。
董氏疑惑地看看當家的,又看看一旁坐著的兒女。看肖青山的臉色很嚴肅,忍不住想難道明峻出去玩,惹禍了?
趕緊說“當家的,你這是要說啥事啊?明峻一天在家練字可乖了沒出去惹禍。”
明峻轉頭看向娘親謝謝您誇我!
明佳忍不住笑出了聲娘的想象力不錯!
肖青山也忍不住笑了,招呼妻子坐下。將考亞士派官的事說了,最後總結“這對於我們家來說是大事,需要全家人一起商量。”
嗯,他內心其實是傾向去考亞士的,可是先生也說了派官去的地方注定是偏遠的,他又很舍不得妻女跟他去受苦,無比彷徨的。
這件事他不能自己決定。
聽懂了肖青山話裡的意思後,明峻躍躍欲試想發表自己的想法。
明佳內心明了“謝瑾是為了這個官職。”
明佳一直安心當她的米蟲,要不是謝瑾這次陷害可能還得全家人沒命,她壓根不會做超出一個3歲小孩該做的事情。
肖青山示意兒子說自己的想法,明峻“爹,你要去哪裡當官?帶我們一起嗎?”
“需要考上亞士才可以派官,如果派官可能去很偏遠的地方,日子會很苦的”得到爹的肯定,明峻臉上露出了笑容。
男孩子很期待可以跟著爹去當官,在他眼裡堪比出遊。至於爹說的吃苦,他是沒概念的,更不會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