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口糧,對於一個人來說,還有衣食住行。就算是食,也不僅僅隻是口糧,柴米油鹽等等都需要花錢。衣服方麵,就算自己可以將就,可一年到頭,老人小孩總是要添件新衣服吧。住的話,家裡房屋總有需要修葺的時候。就這還是全家老小全都平平安安的前提下,可誰能保證自己一年到頭不生病。算上這些,父皇,你還覺得月俸五石對於一個九品官員來說,足夠了嗎?”
朱標一字一句,擲地有聲。
朱元璋沉默了。
很顯然,他將朱標的話聽進去了。
朱標接著打開手中的貪官名冊,開口道:“這份貪官名冊上有七成的官員,都是九品官,這便是證據。因為那麼一點俸祿,對他們而言真的不夠生活。”
“因此二臣認為,提高官員的俸祿,是止貪之法的第一步。”
朱元璋有些被朱標說動了。
朱標將朱元璋的神情看在眼裡,接著便是將楊憲提出的那一套考績獎賞的製度提了出來。
朱元璋越聽,眼睛越亮。
如果是以這種方式,提升官員們的薪俸,他倒是不反對。
有戲。
對於自己的父皇,朱標再了解不過。
他接著開口道:“當然有獎就應有罰,提高官員待遇的同時,朝廷方麵還需要嚴監管,重處罰。這就需要根據官員貪汙情節輕重,分彆量刑,出具具體的章法。”
果然是自己的好大兒。
今晚從朱標開口反對他,到現在,朱元璋臉上第一次露出了笑容。
“老大,在這一點上,你和咱想到一塊去了。”
“這些日子咱簡直要被這些貪官給氣死,因此咱腦子裡想的也是出具一個這樣的章法,將這些貪官的種種行為以及判決記錄在冊。名字咱都想好了,就叫《大誥》!”
說著朱元璋,還從書桌上拿出一張草稿紙,給朱標遞了過去。
這個時候朱元璋還僅僅有了這個念頭而已,要知道整本《大誥》都是出自他手,一本書從腦海裡生出念頭,到真正寫完,其中還要很長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