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 12 章(2 / 2)

長命萬歲 舟不歸 6071 字 2024-06-13

林業綏拭淚的手微頓,眼底蕩開笑意,喉中那句“若遇到中意的,記得要改嫁”再也說不出口。

謝寶因適時將眼淚收回,揭過這頁:“爺今日進宮時,是不是有話想對我說?”

林業綏搖頭,本是要留的,但突然不知要留些什麼,讓她不必擔心,他其實沒有把握能回來,與其說些沒頭沒腦的話,不如讓她去留不必顧忌。

-

次日早,兩道詔令先後到達長極巷和長樂巷,一道詔令是加任尚書右仆射謝賢為司徒,另一道詔令則是任命林業綏為內史,掌管京畿二十二郡事務。

這一事迅速傳遍各坊,隻是其中細枝末節並未流出宮中,外人隻知昨日謝賢、林業綏和大理寺卿一同進宮,再加之今日朝會快散時,天子將從嶺南道千裡運來的百顆荔枝賞賜給謝賢,並笑著囑咐讓他在明日歸寧宴時,拿與林業綏和謝寶因一起嘗嘗。

天子還親自下殿階,走到謝賢麵前,如故友般拍了拍他手背:“謝司徒,往後朝中有你和林內史...以及王侍中、鄭仆射,天下還能有何事讓我煩憂。”

更重要的是詢問謝晉渠進學情況,而謝晉渠已十七,快到入仕的年紀,內裡含義不言而喻。

不少人猜測是謝賢在嫁女第二日就進宮,為的就是趁天子還記得謝氏五娘相助五公主登仙的事,前去討一個恩德,鄭彧下朝回府後,直接向鄭氏子弟取笑起謝賢來,說他往日瞧不起鄭氏,而如今還敢瞧不起嗎。

言裡言外都是謝賢沒有資格再清高,他也不過是一人得道,全家升仙。

王宣近幾日都因病告假,得知時,正在學先人垂釣靜心,聽完後,伸手捋了把蓄的胡須,他比謝賢、林勉和鄭彧都要大,憶起初二的黃土鋪道,謝賢之心從來都是如此。

因昭德太子曾擔任過尚書令,所以自他逝後,尚書令如同虛設,以左右仆射分掌其職,共同擔任尚書省長官,在這之上雖還有司空、司徒以及太尉,但這三公並不掌實權,隻有尚書省長官加任時才真正掌握職權,為實際宰相。

開國以來,就沒有過加任的先例。

人人都沒有的東西,爭了有什麼用,反還會引起敵視。

可如今平衡被打破,各家必會虎視眈眈。

前來傳達消息的王大郎也不禁開口:“大人,宮裡如今並無皇後,宮妃也隻有幾個...”

王宣怒瞪這個而立之年的兒子,王氏以清談治家,對朝中權勢遠沒有他族看重,唯獨到了大郎這一代有些偏移:“回去將孝公的家訓抄寫百遍。”

-

謝賢下值後,從西門進府,隨行的奴仆小心翼翼的提著天子賞賜的荔枝,隻是裡麵填了冰以此來保鮮,說不上多重卻抱的吃力,緊跟著謝賢走進二門,彎彎繞繞一路到西棠院時,兩隻手早已不是自己的,匆匆行禮就告退了。

範氏親眼盯著侍女把荔枝一顆顆的挪到準備好的冰鑒裡,哪個手稍微重了都會立即呼斥,最後瞧不過去,嗬退侍女,忍著冰氣親自動手。

謝賢想起天子的話:“明日五姐歸寧,拿出六十顆給她。”

初二黃昏,天子下了一道詔令前往長樂巷,由東台侍郎陳侯親自去的,陳侯是天子少年時親自挑選的侍從,忠心不二,自天子十五年前繼位以來,陳侯隻親自宣過三次旨,一次是哀獻皇後冊封,一次是謝賢初任朝廷職位,還有一次是冊封哀獻皇後的獨子為太子。

謝賢得知後,整宿未睡,擔心那是授任林業綏官職的旨意,初三雞鳴就匆匆進宮,範氏勸了幾句未果。

“五姐到底是謝氏出去的,哪怕做了林家的新婦,不還是姓謝?”範氏知道今日朝會天子問起了六哥,懷著自己的小心思,再次勸解,“林業綏與我們那也是有姻親的,新婿在朝中有所任職,好好相待,未必就不是助力。”

雖說不知是不是五姐代嫁之功,可如今謝氏接連的喜事都是由五姐出嫁始的。

謝賢不再說話,他這一脈今日能入仕的隻有謝晉渠一個。

-

昨夜林業綏回來太遲,謝寶因要抄寫經文,故兩人一夜未眠,熬了半個時辰,到雞鳴去給郗氏請完安後,回來本是要去睡的,隻是...

林業綏曬笑道:“幼福的經文好像還未抄完,折損福壽可如何是好。”

謝寶因又走到案前跪坐,抄寫經文隻需一筆一劃的誠心誠意,哪有什麼不可中斷,林業綏在懷安觀三載,未必不知,她隻能咽下自己釀的苦果,繼續伏案兩刻抄完,止不住要打哈欠時,生怕被人瞧見不雅,趕緊捂嘴。

林業綏早將床褥鋪好。

謝寶因睡醒時,已是未時,玉藻在外頭喊,她以為是有什麼大事,急忙下榻穿衣出去詢問。

玉藻氣憤填膺的同時,又努力讓自己的語氣聽起來不逾矩:“謝府那邊剛傳來消息,說是青州房的曾祖母歸天,女君的歸寧宴怕是辦不了了。”

將軍房與青州房雖同出渭城謝氏,可兩百年前就出了五服之親,不用服喪。

謝寶因垂眸想應對之策時,早已睡醒的林業綏睜開眼,靠著臥床隱囊朝外冷聲道。

“明日照常回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