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表述太籠統了。可以用通俗的語言解釋嗎?不寫論文的情況下,我更喜歡說大白話。”
高銘見陳帆教授關注,想了想說:
“小娜和小剛是一對夫妻,這種關係可以看作為一種糾纏。”
“小剛在京平遭遇車禍身亡,而遠在東大的“小娜”立刻變成了“寡婦”。小娜變為“寡婦”不需要任何時間,是瞬時的、超光速的,這個就是量子糾纏。”
陳帆微笑著點頭。
見到陳帆認可,高銘繼續說:
“我還想過另外一種解釋方法,量子可以比作一雙手套。假如將一雙手套分彆放入兩個盒子中,然後將兩個盒子用宇宙飛船分開飛機離100光年……”
“將其中一隻盒子打開,看到一隻左手的手套,100光年外的盒子裡的那隻手套,立刻就成為右手的手套。”
陳帆很滿意的聽完了:
“好,基本功很紮實。”
“最後一個問題,為什麼報我的研究生?”
這個問題問出來,基本上回答彆太離譜,就是穩穩錄取了。
周圍幾個老頭教授大眼瞪小眼。
剛才幾個有論文有獎項的,全都沒相中,看上了個研究量子力學的……
陳帆還真是奇特。
本來陳帆橫跨數學、物理、化學三個學科,收3個不同的研究生,在學校裡已經史無前例了,現在又在擅長的專業之外招人,怪離譜的。
要知道,為了和陳帆教授學習可控核聚變相關的知識,很多高校的導師,甚至是教授可是專門辭去公職,參加了研究生招生考試……就為了學習並見證可控核聚變的實現。
結果忽然招了這麼個學生,估計那些教授和大牛要哭暈在廁所了。
高銘不假思索的回答:
“因為您是學院最厲害的‘合理教授’。”
周圍一個教授憋不住笑了,好心提醒說道:
“同學,你見到陳帆教授太激動,話都說反了。你是想說,陳帆是合理學院最厲害的教授吧?”
雖然,學院無數次強調,我們學校是“聯合”+“理學院”。但可惜網絡上玩梗的人實在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