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學霸:我引領科技狂潮》全本免費閱讀
驗收後,陳帆頻繁和各組開會。
大家還遠超預期的運行時間沾沾自喜,陳帆卻潑了一盆冷水:
“如果你們的目標,是和馮世榮或者米國比讀秒的話,那現在任務已經完成了,可以隨時離開項目組。”
“西北實驗基地的設立目標,在我的立項說明書裡寫的很清楚了。”
“平穩運行5分鐘隻是個開始,距離工業化還有巨大的差距,還有很多困難需要我們克服……”
“……”
陳帆開會的時候一板一眼,非常嚴肅,一番發言震耳發聵。科研員們被“罵醒”,重新翻看了陳帆的立項書:
【……成立西北核聚變實驗基地,實現工業化供給輸電,解決日益嚴重的能源危機,促進環保領域新發展,開辟太空探索新途徑……】
立項書或者論文摘要部分,常常把目標描述的無比宏偉,最後結項的時候發現沒有實際意義,高射炮打蚊子。
同時,為了儘早申請項目,開題時誇大項目意義,已經成了一種習慣,就連學生們的畢業論文也有這種趨勢。
誰也沒想到,陳帆教授真是衝這個來的……
大家放下自負的想法:
“實現運行時長世界第一,這遠遠不夠,我們的目標,是和陳帆教授一起征服星辰大海!”
“如果核聚變發電,無限能源能在我輩手中實現,此生死而無憾!”
“請陳總工指示,我們會努力完成接下來的工作!”
陳帆拿出數據模型,繼續做分析。
除了運行時間,實現可控核聚變商業化應用,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指標:
聚變三重積(Q),它表示核聚變釋放的能量與消耗的能量之比。
當Q值等於1時,表示核聚變釋放的能量與消耗的能量相平衡。
當Q值大於5時,核聚變反應堆能夠自我維持;
當Q值大於10時,核電站能獲得收益,但想要商業化Q值需要更高……
目前西北實驗基地Q值的最高記錄是3.972,陳帆預計正式的點火實驗可以達到8或者9,但距離突破10仍有一段距離。
陳帆帶領大家繼續探討研究,分析複盤驗收實驗的數據和偏差,臨近傍晚的時候,門衛傳來訊息,說有客人想要拜訪一下。
因為可控核聚變存在危險性,實驗基地的選址有規定,周圍百公裡內除實驗室,都沒有常住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