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下個項目也可以(2 / 2)

“因為陳帆教授您……其實對這個項目的貢獻是最大的。”

“如果不是那天,恰好遇到您的指點,我都不知道要在實驗室裡像無頭蒼蠅一樣亂撞多久。”

“您的指導,就好像開了一扇天窗,讓陽光照進來了……”

“所以,您必須是第一作者!”

在華國,很多職稱評審中都明確要求申報人要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文章。對應的,各種考核也對論文的一作十分看重。

雖然說通訊作者定義為整個課題的負責人,承擔著文章可靠性的責任,也是對外聯係人……但評獎這塊卻往往起不了什麼作用,或者夠不到條件。

在職稱評審中,通訊作者的身份可能不如第一作者受認可,尤其是對於評正高職稱的情況,一些單位可能隻認可獨立作者的身份。

陳帆義正言辭的解釋:

“第一作者,是對研究工作做出最大貢獻的人,包括實驗設計、數據分析和論文撰寫。”

“這個過程,我完全沒有參與。”

呂玉林還是認為這貢獻歸功陳帆。

這些年,在劉鳳手底下工作,她免不了養成了一些卑躬屈膝的壞習慣。

之前,劉鳳手下的研究生,如果要發表論文必須要加她的名字。

而且必須是一作!

呂玉林覺得陳帆也應該有一個。

這項目,如果交給陳帆親自來做,可能會比她做的更快更好。

呂玉林堅持說:

“可是,沒有教授你,我們的實驗能不能完成都是問題。”

陳帆也是無語了。

隻是指導了實驗,就要搶學生的第一作者,這是什麼道理?

他忍不住吐槽說:

“如果一個導師,混到了教授職稱,還在搶學生的一作,那可真乾的不咋地,99%的水貨!”

呂玉林忍不住笑了,這說的不就是劉鳳嗎?

但她又堅持了一次:

“可是,您是數學係的教授,又不是化學係的教授,這篇論文,應該可以幫您評上化學教授。”

呂玉林親手完成了實驗。

而且項目從試驗品變成工業化,連現成的企業都已經找好了。

這是技術的更新迭代!

這份論文涉及的技術有多貴重,呂玉林心中有數:

雖然談不上解決黎曼猜想那麼強,但是在當前的化學界,也是鳳毛麟角的存在了!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