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494多方角逐發力(1 / 1)

開局獲得神照功 石劍 6148 字 11個月前

高迎強說道:“偉清,學著點。” 也覺得馬致富言之有理,便也教誨起袁偉清起來。 “諾!”袁偉清連忙點頭哈腰,躬身應令。 洪連素沒有插話,暗道:幸好,姓石的沒有死,千歲祠也沒有被砸掉,不然,石天雨倒下來,我那義子卓越倒是斷了一條財路,越兒的利潤,老夫也有份的。 心裡暗暗慶幸涪城的三座千歲祠好好的,沒有被江湖中人砸碎。 ~~ 其實,涪城境內的三座千歲祠,誰也砸不了。 涉及到魏忠賢的金身,作為女兒,魏雪妍自然不會坐視不理。 彆人討厭魏忠賢,但是,魏雪妍不會。 魏雪妍從追隨朱盈雅的一個小跟班,因為父親魏忠賢的崛起,魏雪妍忽然就成為長香公主和錦衣衛指揮使,何等尊榮和威風! 所以,魏雪妍早就率領錦衣衛之中的乾剛、乾坤、李振海、慕容勝等等高武之人喬裝潛伏在涪城境內。他們就住在最靠近千歲祠的“川味”客棧裡,均是喬扮成鏢師押鏢的樣子,一副路過打尖的樣子來住店,暗中保護千歲祠。 ~~ 那天,石天雨在城北集訓涪城轄區內的公差人員,魏雪妍和乾剛、李振海、慕容勝等人也混雜在人群之中,認真聆聽石天雨的講話。 不管石天雨是作秀還是演戲,還是真誠的,這都讓魏雪妍、李振海等人均是很感動:石天雨太為老百姓著想了,現在,大明天下竟然還有石天雨這樣的好官,這世道怎麼啦? 太陽是從西邊升起來的嗎? ~~ 對於石天雨提出的“石三政”這個新年新舉措,魏雪妍心道:涪城府衙哪來的這麼多錢呀?鹽台縣在一年之內,竟然要建不少於一百座的石拱橋?這得花多少錢呀?我的天! 戶部一年收入也沒有這麼多銀子呀?怎麼石天雨這小子到哪裡為官,哪裡都這麼富呀? 穀香、涪城這些地方,往往上一年還繳不起賦稅,石天雨每每到任,不僅把賦稅全繳清了,而且,每年還可以辦這麼多的民生實事,上天這麼眷顧石天雨? 而且,石天雨這兩年又給錦衣衛公署兩百多萬兩銀子。 對於“石三政”之中的給老百姓買穀種之事,魏雪妍感覺特彆的意外,感覺特彆的新鮮,沒有想到石天雨竟然如此真誠真心的為老百姓著想,真是從細微之處見真情。 ~~ 魏雪妍犀利的眼神,也在人群之中注意到了朱盈雅和玥兒。 當時,魏雪妍認出人群之中的朱盈雅之時,當真是百感交集,淚流滿臉。 朱盈雅是給了魏雪妍和石天雨第二次生命的人,是魏雪妍和石天雨的恩人。 魏雪妍也特彆的感恩,很想與朱盈雅相見,但是,又怕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因為也注意到了朱盈雅身邊的那些混身散發紫氣和眼泛紅光的人,估計那些人是移花宮的長老和護法之類級彆的高武之人吧。 故此,魏雪妍沒有急於與朱盈雅相見。 知道朱盈雅與石天雨感情之事,相信朱盈雅會留下來,暗助石天雨一臂之力的,稍後再悄然拜會朱盈雅也不遲。但沒想到,朱盈雅卻因心頭傷感而沒有留下來,而是提前走了。 ~~ 隨後,大乘教餘孽和武林中人攻擊千歲祠,魏雪妍吩咐乾坤、李振海等人先冷眼旁觀,如果千歲祠護衛營確實不敵那些武林中人和大乘教餘孽,錦衣衛再出手相助千歲祠護衛營,避免有人說石天雨與魏家有什麼勾結。 但是,令魏雪妍很意外的是,千歲祠護衛營裡竟然還有紅衣大炮。 無論魏雪妍如何聰明,卻是沒有想到這一點,萬萬沒有想到這一點。 心裡也很感動,為了保護三座千歲祠,石天雨竟然調動了那些紅衣大炮。 怪不得,石天雨竟然敢讓賀蘭敏月和張慧在府衙大門前與鐘萬旺等人決鬥,而石天雨在涪城的廝殺場麵之中,也一直沒有顯身,原來如此。 ~~ 但是,這些紅衣大炮是從何而來的? 即便是遼東將士,現在也沒有幾門紅衣大炮。 石天雨從哪裡調來的那麼多的紅衣大炮? 這些紅衣大炮是川軍將士的嗎? 沒有聽說洪連素的部隊裡有紅衣大炮啊! ~~ 穀香縣那邊,魏雪妍派出了“化血刀”邵奇聰師徒暗中觀察,準備暗中相助。 安梓縣那邊,魏雪妍派出了乾元、乾武等人暗中觀察,準備暗中相助。 但是,都沒有機會相助。 三座千歲祠的護衛營,竟然各有數門紅衣大炮,殺了前來搗亂的武林中人和大乘教餘孽一個措手不及,轟殺大乘教惡徒接近六萬人。 真是太令人意外了,石天雨真是戰神啊! 大乘教餘孽每次來涪城鬨事,都是傷亡慘重。 大明朝廷真是甚幸,若不是石天雨提前斬殺大乘教餘孽這麼多人,將來,大乘教若真是在川舉事,忽然起兵幾十萬人,朝廷怎麼辦?根本就無力平叛啊! ~~ 而石天雨則是竟然到了防範力量最薄弱的安梓縣,使用巨型火焰刀對大乘教餘孽斬儘殺絕。 這一切,既讓魏雪妍驚駭無比,也感動無比。 心想:石天雨到底是為了討好我?還是為了我爹手中的權力? 帶著心中的疑惑和不解,魏雪妍也沒有停留在涪城境內,而是去查探大乘教餘孽的秘密總舵到底在哪裡之事。大乘教現在的教主到底是誰?其總舵到底在哪裡,極其秘密,很難查。 ~~ 西子湖畔,煙柳籠紗,迷蒙樓台,湖光山色。 江南武林中人一起漫步於西湖岸邊。 石天雨為保護千歲祠,斬殺近六萬名大乘教餘孽和西北鹽幫以及丐幫弟子的消息,又讓江湖中人憤怒聲討石天雨。 武林中人與石天雨的仇,六年了,還沒有結清,仿佛越結越多,越結越大。 而江湖中人隻知道己方死了很多人馬,卻沒有去思考這些血債原本就是他們去行刺石天雨所致,原本就是他們想去搗毀千歲祠以及阻止修路所致的。 反正,在此世上,人能反省自己的隻有極少數人。 反正,天下之事,有錯也是石天雨的錯。 石天雨仿佛是從來就沒有對過似的。 ~~ 麵對美景,江南武林,眾人卻沒有一個好心情。 煙雨蒼茫,不見炊煙。 範式仰天長歎,難過的說道:“不知石姑娘是否安全到達了峨嵋山?唉!老夫無能,無力相助,好好的一個明教江南分舵竟然被廖培這老不死拆散了,如果說是被外人拆散了,老夫心裡還好受些,廖培那可是自己人啊!乾的卻是豬狗不如之事,乾的都是令親者痛仇者快之事。” ~~ 劉葉華勸慰說:“放心吧,範老爺子,尉遲兄弟等魯南大俠尾隨石女俠前往西南,途中若有事情發生,他們會來傳訊的。”連忙放緩腳步,安慰範式。 知道範式明裡走鏢,實際上是明教江南分舵的探子。 ~~ 戚美珍說道:“語嫣妹子飽受情傷,又深懷家仇,親侄失落,麵對明教江南分舵內訌,也沒有與廖培動武,反而讓出總舵主之位,如此氣度和堅強,美珍佩服,苗刀門堅決支持語嫣妹子,隻要她一聲令下,苗刀門所有弟子一定相助語嫣妹子。”也走上前來安慰範式。 範式的心頭這才好受些。 ~~ 戚娟心係英俊厚道善良的羅寶忠,一路相伴。 此時見羅寶忠甚是不解,便低聲為羅寶忠解釋:“形意拳門掌門人範式範老爺子其實是明教江南分舵的分舵主,借行鏢為名,探聽江湖信息,聯絡明教江南分舵弟子,自得石天雨多次贈送銀兩之後,引起江湖義憤,便自行封鏢。現在,範老爺子的消息沒有以前靈通了。” 羅寶忠點了點頭,又低聲問:“江湖傳言涪城的石天雨石知府相貌甚似石大俠,石女俠為何一直不去認認石知府呢?多看石知府幾眼也好啊!萬一,石知府真的是石大俠之子呢?” 心想:為何石語嫣一直不去看看石天雨呢? ~~ 其實,不僅羅寶忠很奇怪,江南其他武林中人也感覺很奇怪!而謝文經常潛伏到石天雨身邊,將石天雨的一切事情都向石語嫣稟報過的,石天雨也給了明教江南分舵不少錢。 但是,就是很奇怪,石語嫣一直從來沒有主動去找過石天雨。 為什麼?這恐怕得石語嫣自己心裡才有答案了。 ~~ 麵對羅寶忠的質疑,戚娟耐心的解釋,低聲說道:“那是因為石天雨已經是從二品的大官,石女俠不願意有高攀富貴之嫌,也不想明教江南分舵的弟子因此陷入江湖紛爭。現在,西北武林中人隻要提起與石天雨有關的人,便是眼睛血紅的。石女俠位居總舵主之職,自然會想著明教江南分舵的數千弟兄的性命安全。” 羅寶忠點了點頭,心裡決定,再去涪城一趟,看看石天雨,心裡也很想念“楚風賢侄”。 ~~ 北方之春,還是漫天大雪,大地冰封。 朱由校在皇宮禦花園的綠竹林裡漫步,耳聽張皇後得來秘報關於石天雨在新的一年裡要還地於民、幫助民耕、確保稅賦並經建一百座石拱橋以上的新年新舉措。 張皇後見朱由校聽的津津有味,趁機勸朱由校製止建生祠之風,說道:“萬歲爺,其實關於石愛卿的新年新政,萬歲爺應該禦批各府州縣學習,現在,我天朝之戶部空虛,金兵犯我大明,但天下不少府州縣卻跟著建生祠,勞民傷財啊!遼東的將士們還在挨凍挨餓啊!” 朱由校但聞張皇後之言,頗為頭痛,急忙辯解說:“哦!九千歲乃是朕倚靠的重臣,各地建生祠有助於提高九千歲的威望。這樣吧,朕加封石愛卿為正二品官員,領戶部尚書銜兼天下兵馬總籌糧官,可以在大明天下各府州縣開府署理公務,為遼東將士籌措錢糧,也禦批推廣他的新政,那麼,天下各府州縣自然就會向石愛卿學習善民愛民護民之道了。但是,石愛卿剛剛提出新年新舉措,也不知道效果如何,暫讓石愛卿兼任涪城知府一陣子吧。半年,最多半年。可以嗎?” 如此扯開話語,模淩兩可作答,又以晉升石天雨為名來平衡張皇後與魏忠賢之間的爭鬥。 ~~ “嗬嗬!好!”張皇後頓時燦爛而笑,終於為自己的愛將石天雨爭來了一些權益。 知道石天雨今年才二十一歲,以後說不定也可以封八千歲之類的更大的官,驅逐魏忠賢有希望啊!所以,張皇後甚是激動,瞬間熱淚盈眶。 但是,又顫聲問:“萬歲爺,您為何就要偏重姓魏的閹賊和姓客的那個騷賊呢?” 對朱由校老是偏袒魏忠賢和客氏甚為不解,甚是憤憤不平。 ~~ 朱由校暗地裡卻是一個聰明之中又帶著糊塗的人。 因為東林讜人助他登基為帝,但是,又大權在握,皇帝在東林讜人麵前成了擺設。 而朱由校也不可能犯上忘恩負義之罪名,親手來宰東林讜人,得依靠魏忠賢來打壓和鏟除東林讜人,讓魏忠賢來當這個替罪羊,於是,便歎了口氣,說道:“九千歲可是陪伴朕成長的大恩人,當初,李選侍害朕之時,陪伴朕度過難關的可是九千歲呀!沒有奉聖夫人的乳汁,朕哪裡能長大成人呢?哪裡會有機會坐天下呀?他們二人,一個是太監,一個是乳娘而已,絕對危害不了大明天下的,你想想,天下人豈會捧一個太監當皇帝?” 既替魏忠賢與客氏圓場,又用歪理去堵張皇後的嘴。 但也說的甚是圓滿。 不過,就是不肯說出心中的真實想法:讓魏忠賢和客氏替他去鏟除東林讜人。 ~~ “唉!”張皇後沉重地歎了一口氣,無奈地跟在朱由校的後麵,心裡久久不能平靜。 想想有什麼法子可以改變朱由校對魏忠賢和客氏二人的過分恩寵呢? 雖然朱由校說魏忠賢和客氏二人不可能竊取皇位而代之,可隨著魏忠賢和客氏二人越來越胡作非為,把大明河山弄的烏煙瘴氣,遲早有一天會丟失大明江山的啊! ~~ 張皇後憂心忡忡,卻一時又無計可施,不由滿臉愁容。 朱由校走了幾步,回頭不見張皇後跟上來,深感奇怪。 轉身走到停下腳步思索的張皇後跟前,嘻嘻哈哈地說道:“你看你,都有白頭發了,來來來,一起玩堆雪人去。人生很短,快樂就好,不要整天憂國憂民,沒用的。人世間的萬物,冥冥之中,自有定數。咱們該吃就吃,該喝就喝,該玩就玩。乾活是臣子的事情,不然,每年拿那麼多的俸祿出來養他們乾什麼?還不如喂狗?” 說罷,牽手張皇後,領著一群宮女和太監興致勃勃地玩堆雪人去了。 ~~ 北風呼嘯,冰天雪地。 魏忠賢聞得石天雨為保護千歲祠而怒斬大乘教餘孽近六萬人,心頭甚是感動,總想著報答石天雨一些什麼。但是,之前向皇帝建議加封石天雨為領戶部尚書銜兼天下兵馬總籌糧官,沒有獲得通過。這讓魏忠賢頗為苦惱。 ~~ 此時,魏忠賢在九千歲府的大廳裡背手踱步。 魏廣微、崔呈秀、周應秋等人氣喘籲籲而來,下跪拜見魏忠賢。 就在此時,田爾耕也把朱由校要加封石天雨為領戶部尚書銜兼天下兵馬總籌糧官的消息告訴了眾人,並說從此以後,石天雨可以到天下各府州縣開府署理公務,方便籌糧籌款,又感慨的說親爹的金身也將在天下各府州縣得到推廣和經建,好事啊!天大的好事啊! ~~ 許禮聞言,笑逐顏開,頓時笑的見牙不見眼,激動萬分的說道:“什麼?什麼什麼?太好了!親爹,那就讓王朝出任涪城知府吧?” “啪!” 魏忠賢卻尖聲對許禮怒罵道:“滾出去,到雪地裡跪半個時辰,清醒一下腦子!” 怒不可遏的甩手就給許禮一記耳光。 “諾!”許禮伸手捂著紅腫的左腮,連忙跑出魏府,跪在雪地裡反省。 真不知道自己又犯什麼錯了。 ~~ 魏廣微躬身說道:“親爹打的好!萬歲爺如此加封石天雨此職務,無論對親爹或是石天雨個人,都不是好事,最好,親爹還是能夠建議萬歲爺,封石天雨為中原巡撫,宰掉福王。如此,大明天下,什麼都有了。還領什麼戶部尚書銜呀?還籌什麼錢糧呀?石天雨的事情還沒有完全定下來,許禮卻讓王朝接任知府,那豈不是想讓那些要投入親爹懷抱的人心寒嗎?” 又破口大罵許禮無腦無知,豬狗不如。 其實,也是較為準確的揣猜了魏忠賢的心思。 讓石天雨領戶部尚書銜兼天下兵馬總籌糧官,原本是魏忠賢向朱由校建議的,但是,當時朱由校沒有同意。現在,張皇後建議讓石天雨領戶部尚書銜兼天下兵馬總籌糧官,朱由校竟然同意了,所以,魏忠賢心裡很冒火。 ~~ 崔呈秀急忙獻計獻策,說道:“親爹,可以向萬歲爺建議,調開呂源,讓呂源到皇宮當禁軍統領。姥姥的,呂源被楊漣參了一本,反而更是縮手縮腳了,他當巡撫之後,竟然沒有經建親爹的一座金身,真是騙取官位的小人,真是卑鄙無恥,真是忘恩負義之徒,連丐幫弟子都不如。” 魏忠賢聽得不耐煩了,擺了擺手,不讓他們再胡說下去,說道:“你們想想法子,多招一些江湖高手,替姓石的小狗崽治治那些武林中人,免得他們乾擾石狗崽幫爹辦事。” ~~ 田爾耕躬身說道:“親爹,這方麵嘛,長香公主不讓孩兒插手。” 一邊慢慢移退腳步,一邊躬身垂頭回話,生怕會挨魏忠賢的耳光。 魏忠賢若有所思的說道:“嗯!秋兒,從石天雨這次保護爹的金身來看,石天雨對爹是忠誠的。往後在早朝的時候,爾等可以公開向萬歲爺建議晉升石天雨為中原巡撫,但是,不要與爹的金身掛鉤。萬歲爺至今也沒有傳爹去用印,估計剛才關於晉升石天雨為戶部尚書兼天下兵馬總籌糧官的職務,也就是哄哄張妖而已。” ~~ 周應秋躬身說道:“諾!親爹。親爹這是論功行賞,孩兒有此親爹,深感榮勝。” 說著說著,又頌揚魏忠賢一番。 ~~ 田爾耕連忙遞水給魏忠賢,又站到魏忠賢身後,為魏忠賢捏肩捶背,服侍的十分周到,並趁機說道:“親爹,各地建親爹金身的,當地黎民百姓都是打砸搶,唯有涪城不見鄉民動靜,雖說有些江湖武夫前去搗亂,但據說是馬致富讓田路風去鼓動的。錦衣衛打探到消息,稱田路風還帶了一萬兩銀子去西北的熊家莊,看望受傷的武林中人。” ~~ 緊接著,許顯純又秘報其他官員的事,躬身說道:“姓石的小兔崽子也很硬氣,他從來不向戶部伸手要銀子,這也等於幫了咱們的大忙。現在,朝廷窮的響叮當,很多地方大員都伸手向戶部要銀子建親爹之金身,有的地方還趁機提高預算,借建親爹金身之機會,挖戶部牆角。” 看到魏忠賢傾向石天雨,便也稱讚石天雨一番。 這幫乾兒子,個個具有非同凡響的見風使舵的能力。 ~~ 魏忠賢呷了一口茶水,也終究是因為位高而望遠,便趕緊指點一幫乾兒子,說道:“石天雨現在於爹有用,你們就多幫幫他。至於批銀子給他嘛,那就不要了,孩兒們也要為萬歲爺分憂,免得萬歲爺老是為銀子的事情瞎折騰,把萬歲爺折騰的駕崩了,到時候對誰也沒有好處。再說,戶部的銀子還是萬歲爺和爹花的多。” ~~ “親爹說的太對了!” “親爹真是高瞻遠矚啊!” 魏廣微、崔呈秀、田爾耕等人連忙翹指盛讚魏忠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