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上,我們真要正麵對抗來人麼?”何峯猶豫了半天,還是開口向陳星辰問話“要不還是如從前一般,藏於後山陵寢,待風波過後,再另尋他地生活?”
“我們居於北周,相安無事數年,並不是因為宇文邕尋覓不到我們的行蹤,而是因為他認為我尚有用武之地,而今他既派人前來刺探,必是到了要以我為借口,即刻征討北齊的時候了,我一生飄零,多仰仗眾人的相助苟且,不能在以我這身殘軀拖累大家了。”陳星辰說罷又回頭望了一眼無名書院道“隻不過,哎,這無名書院是真的保不住了。”
“既然北周想要的是一個借口,咱們換一個人去不就可以了嗎,要不,我去,我扮作您的樣子,跟他們走。”何峯跟了主上這麼多年,主上待他們如同親人,如果能以一己之力保主上安全,他也算是對先人有個交代。
陳星辰發出一聲沉重的歎息“為了我,你們也糟了不少罪,可我實在是無能,難堪北魏重任,倘若到最後,我連你們的性命也保護不了,我又怎能配為你們的主上。“
“主上……這麼多年來,我們都仰仗著你的庇佑,方才安家立業,您這麼說,真是折煞了我們……您有您的堅持,我們不敢違命,但我也有我的使命,請主上不要再為難我了……”何峯抱拳單膝跪地,誠意請求陳星辰再多加考慮。
當年他們的父輩,就是跟著主上一路至此的,一開始,他也很難理解為何不能和常人一樣在北周或者北齊生活下去,後來,在經曆了諸多的追蹤殺戮與浴血奮戰之後,他才漸漸明白,他們父輩這樣曾為一朝重臣的人,是很難在更迭之下苟活的,也正是因為沒有任何退路,他們的父輩才會拚儘所有,讓主上再次登臨高位,但奈何實力懸殊太大,最終隻能落敗。
父輩雖亡,但他們的使命未滅,為求夾縫生存,他們也隻能選擇在尚有容人之量的北周存活,而這些年來,也虧得主上仁善,步步忍讓,苦心經營,才換得他們的一息尚存。
”你們都是跟著我來到這裡的,我不願你們成為戰亂的犧牲品。“陳星辰看向何峯,這個他從小看著長大的孩子,而今已經長大成人,當初答應他們的父輩重現北魏,是為了安他們的心,可北魏之所以會走到如今,也不是一朝一夕的緣故,當今世道,朝代更迭是常事,宇文邕雖野心勃勃,但卻也施得一手好政策,算是個好皇帝,而他無德無能,若僅僅是憑借北魏遺孤這個虛名,未必能做的比他好。
“主上……”何峯還要說話,卻被陳星辰製止住。
“何峯領命,你先帶大部分人,藏身於後山陵寢,等此時風頭過去,家人們都安置妥當之後,再陸續入風煙閣,另選十幾名身手靈活的壯年,按照楚少俠的辦法,到林子裡兜轉,混淆曉月堂視聽,待日落後,引曉月堂的人前來,還有,我即刻修書一封,你稍後快馬送至北周,就說北齊已暗地裡派人手襲擊無名書院,讓他們安排人到此接應,待雙方纏鬥之時,其餘的人在設法離開便可。”
“可主上您呢?您怎麼辦?”何峯見主上做此安排,便知他已然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內心悲淒漸起,淚水在眼眶裡打著轉,卻又不得違背他的命令。
“我,你們就不用操心了,我自有辦法。”陳星辰在交代何峯任務的時候,其實早已考慮到自己的後事,北周的人來了之後,能帶走的隻會是一具屍體。
“主上……”何峯的話哽在了喉嚨裡。
陳星辰交代完何峯之後,一屁股坐在無名書院的台階上,看向這個他生活了數十年的村子,又繼續說道“風煙閣的創始掌門,是北魏的風常將軍,當年他接到密令離開朝堂創立門派,是父王的授意,父王讓他入江湖,也是為了有朝一日,我北魏若遇危機,能成為眾人的一柄保護傘,而那木簪,便是信物,此事切莫讓外人知曉……其他事情,你先去安排吧,我想一個人在這裡靜靜……”
“是……”何峯定定的看了主上片刻,點了點頭,帶著信箋離去。
陳星辰坐在無名書院的台階上自言自語“陳老師,我最後還是辜負了你的期許……這無名書院,從今天之後,便將不複存在了……我這一生,最對不起的人,始終是你……”
時光流轉,陳星辰感慨,自己曆經了數十年苟且之後,還是逃不開命運的安排。
陳星辰本名元式,是文帝元寶炬的第九子,早些年在元寶炬尚未與宇文泰合作建立西魏前,他就被梨娘帶出了宮。
元式的母親是一名宮女,也是梨娘的好姐妹,當年因為元寶炬醉酒犯糊塗才有了他,由於出生低微,又與元寶炬無感情基礎,為此他母親長年不受元寶炬待見,直到他長到5歲之時,母親病逝,才懇請梨娘帶他出宮,遠離是非。
梨娘深知姐妹的用意,在打理完宮中的關係之後,便安排了一出,元式因母亡而夭的龜息身殞戲碼,也得虧元寶炬對元式母子並無情感,為此,僅僅是走了個過場,命人草草處理,梨娘這才能在事後,偷梁換柱把元式帶了出去。
出宮之後,元式與梨娘相依為命數年,長到十幾歲的時候,梨娘也因病去世,於是他隻能輾轉街頭,以乞討為生,可幸運的是,在不就之後,元式又遇見了他人生裡的另一個貴人。
那個人叫陳星辰,是一名教書先生,他見著元式雖年少,卻有幾許聰慧,便不忍他流落,以養子的名義,將其帶回了無名書院悉心教養。
那時朝局混亂,帝王更迭也不過三兩年的事,元式在陳星辰的教養之下,也算是平安的長大了,可時移世易,一部分北魏的朝臣還是尋著線索找到了他的蹤跡,並的打著撥亂反正的旗號,企圖讓元式再登大寶,元式思量再三,決定將身世吐露給陳星辰,詢問其看法,可陳星辰說的話,卻與眾人截然不同,他說,人生在世,不必奢求無妄,隨性隨情,安度此生,才是大智慧。
於是元式想起自己坎坷的身世經曆,決心與朝堂劃清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