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金陵(1 / 2)

金陵距茅山,不過二百餘裡。李道玄在晃悠兩天後終於看到了金陵的城門。那是一座算上的高大的城牆,牆壁上因為長時間無人清理,已然是長滿了青苔和雜草。

車夫說那便是洪武門,過了那裡就能去往明皇宮。還誇耀金陵有龍氣盤繞,若非如此當年明皇帝也不會選擇金陵作為都城。

總而言之能說會道,這一路上聽他的單口相聲也沒怎麼寂寞。至於會不會犯大忌,用車夫的話來說就是這年歲了誰還管這些事,都趕著撈錢去了。那些八旗子弟們天天嚷嚷要造反,也沒見幾個被處置的。

隻要不是有心人暗中使壞,也沒誰願意管這些繁瑣的事情。洋大人都快管不住了,還管他們這些老百姓做什麼。李道玄聽了也覺得不無道理。

城外各種小攤連綿不斷,來往叫賣貨物的人不少。多是些麵色黝黑,穿著補丁裙褂的人。少有見到有錢人家的公子小姐出來,便是有也是坐在馬車或者轎子裡匆匆而過。延綿出來的道路用砂石添鋪的平坦,起碼比來時的官路要好上許多。即便是在大雪融化後,道路不會變得泥濘不堪。

驅車跨過護城河進城門,一排黑瓦白牆的房子連接著組成街市,兩旁甚至還建有牛欄,乾草糞便隨處可見。雞犬在街道上竄動,吆喝聲與新鮮的臭味雜糅,讓李道玄感受到了這個世界的大不同。

又經過幾條街,再看外麵還能瞅見水塘菜園以及田野。若說這處的金陵與其他地兒有什麼不同,大概便是房子更完整白淨點,人更多一些吧。

隻是這般景色對於李道玄而言著實是有些失望,畢竟路上他一直都在想金陵是到底是什麼模樣。是十裡青石路,紅綢繞樓連綿不絕的盛景。還是小橋流水,秦淮畫舫繁花似錦的風花雪月。亦或是紅牆碧瓦,文人墨客漫步街樓畫舫,家家桃杏過牆開的古景。隻是想來想去,未曾想到竟然是這般簡陋的畫麵。

馬車過橋,停在了一處廢棄的小城門前,車夫喊著到了地兒。

李道玄背著包裹跳下馬車,和許多人一起望向眼前不見儘頭的城牆。這裡是連接著西華門的城牆,雖依舊是被棄修多年,但仍然聳立在原地上。往來的商販是更多,擔肉提鴨的,推車趕牛的,甚至還有插標賣首的。他看了幾眼,便是沒再繼續看下去。畢竟那些賣兒賣女的,若非實在活不下去誰又願意呢?

收拾好自己的東西,李道玄就按照老道給的地址朝城中走去。

過了小門就見大中橋,冬天的金陵河道水質渾濁。生活起居皆用於此,不乾淨倒也算是正常。

橋上往來的行人很多,不少人都好奇的打量著李道玄。畢竟看他膚白皮嫩長相乖巧可愛,這長發梳子雖是包巾,卻是比尋常女孩都好看。

見慣了黝黑膚色的人自然看著他好奇,也算是百姓對於美的感知。往來者不知這小子是誰家的,長得這麼俊氣身旁卻是無人陪伴,也不怕被拐子綁走賣進那紅窯春風之地。所以心懷惡意的也不少,隻是都已經在觀望之中。

李道玄緊了緊身上的衣裳也沒在意旁人的目光,這種眼神他這幾天見多了,著實是有些免疫了。

長得白嫩好看也不是他的錯,這自從踏入正道之後,體內那股暖意就自行周天運轉。似是伐經洗髓般,連帶著人都精神了很多。自然是比這些吃都吃不飽,平日裡還要勞作的老百姓孩子俊氣很多。

隻要不是真的對他心懷惡意出手,李道玄才不管他們怎麼看待自己。

看地圖走過水巷,這裡的建築便是比之城牆外要整潔許多。排排樓宇林立,黑瓦白牆之間掛滿了各色的旗幟。上麵寫著各家店鋪的名號,好似彩旗般充滿視野。

腳下的路也不再是土泥路,換成了大塊的青石道路。踩上去凹凸粗糙,卻也得幾分輕快。

這裡商業密集,穿著打扮得體者更勝。還能見華服錦衣的少爺出行,甩著辮子便是在幾名家仆的跟隨下逍遙而去。看著這城區的景色,李道玄方才覺得金陵有了那麼一絲金陵該有的模樣。

尋著紙上的地圖找家,隻是七拐八拐的李道玄自己也有些頭暈了。這地兒街巷太多,他初來乍到迷了路。繞了半天還是回到原路上,這肚子也是餓的咕咕叫。

摸著兜裡還有幾枚銅錢,李道玄尋了個街邊的混沌小攤坐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