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逆徒,還杵在那裡做什麼?且過來準備與為師行法做事,舉清醮科儀。”老道假意嗬斥道,引得香客們紛紛圍觀。饒是李道玄臉皮厚實,也經不起那麼多人的目光。
跳下牆欄,顛顛的跑到老道身邊。朝那小丫頭揮揮手,便是隨老道朝後院走去。
小丫頭張嘴還想說點什麼,卻是看到李道玄毫不猶豫的走遠。生氣的跺了跺腳,委屈巴巴的嘟著嘴。而那婦人是走過來揉著小丫頭的腦袋,溫言細語的詢問“怎麼了環兒,又是生什麼氣?”
“我還沒問那個道士哥哥的名字呢,他也不知道我叫什麼。我就,我就很生氣。”小丫頭可憐巴巴的說著話,讓婦人心生愛憐之意。
想到自己的情況和那些發生的事情,她心中也頗為愧疚。便是將小丫頭抱在懷裡,輕聲安慰道“環兒彆急,之後還是有機會再遇到的。等回去了,娘給你找好多好多小夥伴可好?”
“真的嗎?”小丫頭聽到這話,不由的抬起頭。她的情緒來去都很快,開心的抬起臉看向自己的母親。
“我想要雞毛毽子。”
“娘讓人給你做。”
“我還想要那些西洋的玩具……”
“娘也給你買。”
“娘,環兒很開心。”
……
母女二人在敘著感情,李道玄這邊則是跟著老道來到屋中。
他看著屋中的各種顏色的道袍,饒有興趣的想拿幾件下來自己穿著。隻是這種想法也就想想,他也不好逾越。畢竟按照道門的說法,他現在還是個尚未授籙的籙生弟子。
往後道法精進,再能求入正道,誓戒三師,就能自稱智慧十戒弟子。戴二儀冠,黃綬衣七條,素裙七幅。
等到得授初真八十一戒,就能稱自己為太初真弟子,可以自詡簡白道士,也算是道門中正式的道士。
茅山授籙之事寬容,不像龍虎山那般嚴厲,須授正一籙才能自稱道士。隻要能有道法精進,品行良善,都能被掌宮真人授籙。
老道雖不看重這什麼撈子玄籙品階,但畢竟是玄門眾規。若是輕易逾越肯定會遭人背後計較,所以就算是李道玄想穿著屋中法衣,老道也不會讓他張揚的傳出去。
給老道穿好法衣,觀中弟子也在準備科儀之事。那些年長的道士自然輕車熟路,但也存在教導後輩之意。隨意便是一大帶小,不時能看到年歲大的道士與年小的同進同出。
李道玄幫老道收拾法器,見他如此倉促的要舉行清醮科儀心裡也是好奇。
“師父,為何如此倉促就舉行?莫不是剛才那位夫人與你說了什麼?”
“這位女居士遇到了些麻煩罷。”老道擺擺手說道。“隻是她願出大錢幫老道修繕宮觀,行這清醮科儀又有何不可呢?”
“……”李道玄覺得老道說的還很有道理,這些日子的親近,他也算是解了老道是個什麼樣的人。如果讓他來形容老道,那就隻能用同一個詞來說,便就是“真人”。
老道很真實,喜怒哀樂皆放於臉上。他歡喜的時候能夠通宵看書,偷懶時也能隨時酣睡。這彆人給了錢,老道自然願意費力氣舉行清醮幫對方驅邪賜福。
“師父,您老人家也算是見錢眼開吧?也不怕道祖怪罪下來。”李道玄笑嘻嘻的說道。
“人在於世,便是難離五穀雜燴。難拒七情六欲,為師收你為徒亦是如此。白雲觀想要延續,豈能清高於世間?道本就存於世俗中,行於世間曆經坎坷,所煉既是真我。待你歲數有成,為師也會放你下山曆練。”老道一番感悟,說的李道玄也深以為然。不再多話,便是收拾好法具器皿,準備前去那靈官殿舉行清醮科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