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大寒之後,山上的積雪也消融了不少。於是便有香客陸續上來燒香拜神,也算是給白雲觀帶來難得人氣。
師兄弟們的早課也搬去了另一處彆院,如玉皇殿等宮觀就不許隨意往來入定。
香客多了,道士們的早課自然是少了許多。加之還能從山下買上來一些葷食,連帶著李道玄的日子都好了不少。原本下雪時凍瘡的臉蛋恢複了圓潤,亦是飽滿了幾分。
老道準備開春後選個吉日舉行收徒典禮,順便還會邀請茅山上的諸家各派。畢竟茅山很大,道士也是眾多。各家各派都有,隻是大多數為道士罷了。不與人爭奪,上善若水,這也算是道門的教條。
當然若是逼急了,道士們也不是吃素的。畢竟佛門都有武僧,道門怎麼可能沒有。
李道玄雖然被老道擬定為嫡傳弟子,但這事畢竟還沒公開。他平日裡也與師兄們同吃同住,隻不過看的書比師兄們多一些。
雪開了,新春快到了。道觀裡上下忙碌,李道玄也跟著來幫忙。
看著往來的香客,瞅著他們穿著的衣裳,腦子後麵的辮子,李道玄神色有些恍惚。偶爾聽到一聲貝勒爺,他算是明白自己現在到底在哪裡。
貝勒爺啥時候才會有?這還用說嘛。
“千算萬算,沒想竟然是來到大清。”李道玄感慨萬分。
也怪師兄弟們都沒有剃發易服,穿著的是道士服,留著的漢人風俗的頭發,所以他才沒聯想到清朝。
要知道滿清雖說是要求剃發易服,但也有“十從十不從”的民間說法。出家修道的人就可以免受剃發的影響。
摸著自己還算茂密的頭發,李道玄忽然有些慶幸自己是個道士。
坐在殿外的角落裡摸魚,順便好奇的看著這個新鮮的世界。對於這個時代,李道玄也隻是從書上了解過。隻是不知道當今是什麼時候,到底是乾隆在位還是康熙登基,又或者是慈禧勤政?隻是不管哪位在,百姓的生活都是那樣艱苦。
看著來上香的人便是知道,沒有電視劇中那種小家碧玉的穿著上衣下裙的旗裝。而是寬鬆厚重的衣袍,遠遠望去就像個稻草人,著實有種小頭布娃娃的感覺。
男人則是多是穿著馬褂和大衣。
臉部看上去黝黑且帶有滄桑感的是窮苦農夫,衣服多有補丁,卻是厚重的大衣。而老爺們則是穿著鮮色的馬褂披著外衣,頭頂還帶著精細的瓜皮帽。身後的辮子打理的乾淨,臉上也多是白皙的膚色。
兩者交彙在一起,階級一清二楚。隻是看他們精瘦的身軀,李道玄算是對電視劇的濾鏡破碎了。
也難怪現代人吃好喝好,也不用在太陽底下乾粗活。這演員的皮膚自然是黑不了,連帶群演都是黃皮白皙的營養富足之人。與這真實的滿清窮人對比,簡直就是兩個物種。
正感慨萬分,耳邊傳來詢問聲“這位小道士,請問靈官殿於怎麼走?”
李道玄順著聲音看去,卻是個帶著孩子的女人。她麵容白淨,手指修長纖細。雙腳踩著小腳鞋,站在地上也是有些搖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