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小五》全本免費閱讀
大昕國京城也是隨著人口遷移逐漸東進的過程中遷都四次。直到在三百年前,才遷徙到現如今的位置。建都之初人口不足六萬,多圍繞著浣、渝、濂、滑四條大河聚居。畢竟在船上雕刻符咒、安裝大體積的太陽石是最容易維修、並且載重量大的交通工具。
如今,京城已經擴大十倍。蛟族生活的贛河、衢河、衡江,河絡生活的怒濤江、烏石河、大寬河都成為京城的一部分。再加上靜湖、巒湖,被稱為十水慕十陽,二湖拜雙月的風水寶地。更有人指出,四周的群山猶如一個規整的圓形屏障,包圍著百裡都城,猶如天空中的白色太陽。
小五低著頭,背著臉盆蓋棉被,在這座曆史名城中越走越慢,最終在一座狹窄的木橋上停住了腳步,扳著欄杆呆呆地看橋下的流水。水流並不湍急,翻著徐徐的浪花。天空中並沒有哪一顆太陽格外的明亮,呈現出一片安靜的藍色。
該到哪裡去呢?
回姐姐家去。
這個念頭不斷地湧現,又被他否決。否決,卻再次湧現。
他不是沒有地方去。作為郡國的王子,他享有自己的封地。靠近帝國西海郡,遠離邊境很安全。但是,沒有礦。產出雖然富足,但也沒富足到一次爆炸十顆太陽石的程度。還有什麼能去的地方,有寶貝的地方?
一條肥碩的鯉魚在水中翻了個花兒,兩隻黑黑的眼睛直勾勾地從小五的臉上滑過。
小五呸地吐了口痰,悶悶地罵:“瞅啥呀?死魚。”
迎著陽光仰起頭,欣賞路過的風景、路過的民風,讓自己的腳步放輕鬆。小五邊這樣想著,邊直起腰板,麵帶笑容,大步流星。
重騎兵營所在的渭水是衡江的一個分支,距離通往郡國的南城門很近。但小五知道,騙宋海音容易,騙上麵的老師難。沒有親眼看到自己走回郡王府,重騎兵學院是擔不起這個乾係的。向南出城怕是跑不出太遠。於是,他向東走。東方是隸屬中央王朝的九江郡,進入九江郡搭一條南下的船可以直達蒼茫山江陵渡。再從江陵渡向西南走赤水,轉柳江、鬆江,就到達博海湖。那裡有郡國避暑行宮,水晶宮。釣魚打獵收取商旅的過路稅,生活應該不成問題。水晶宮是水晶山突出湖麵的一部分,回複開采,換取科研所需的寶石應該是將要麵對的第一個難題。
哦,應該是第二個。
遠處傳來急促的馬蹄聲。小五迅速地閃入一條狹窄的巷子。戰亂時期因為沒有資源正常維修風水結界而遭到珥潮毀壞的建築很多,巷子裡處處都是戰後重建的房屋。巷子口臨時堆滿了板凳、桌子、箱子、櫃子。蹲下去,外麵就看不著了。跟姐姐進駐京城的將軍、法師、官吏,沒有一個省油的燈。這一定是東南西北撒大網,準備閃抓。
三匹戰馬組成品字形隊列,轉個彎出現在大街東頭。小五靠在牆壁上,貓著腰,低著頭,背著個大包袱,毫不起眼。看到馬上騎士一邊目光炯炯地掃視著行人,一邊全神戒備,很顯然,不想從獵手變成泉曉武的獵物。小五安靜地等著他們消失在大街西頭,才站起身沿著小巷繼續走。走小巷容易迷路,但他並不著急出城。三天、五天、十天,對小五來說不過是找吃找喝的問題。但政府人手不足,這樣大麵積撒網,很難持久。
京城六十萬人口,大大小小的宗教場所幾千個。最先得到重建資金的,或者應該說唯一能夠得到政府補貼的,隻有這些宗教場所。首先,因為這些建築都是嚴格按照傳統規範建造的,就算單獨建在荒郊野外,也可以抵禦日珥、珥浪,即便是珥潮傾瀉,也不會完全垮塌,是百姓的最佳庇護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