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仙師我懂(2 / 2)

禦蟲真仙 不愛寫網文 6932 字 2024-06-10

“是小人愚笨了!”

想通了關竅,管家和丫鬟都閉了嘴,恭敬立在一旁。

吳莽卻不以為然。

整日聽這些人說這位天師,那位大能的,無非是一群天生靈根好的幸運兒。

比得上在他眼中武道天下第一的莊承賢?一拳能打死幾頭牛,更遑論那位武道入仙的神人?

他內心啐了一口,實在看不慣這副阿諛奉承的作態,又聯想到自己不得不屈居人下憋悶不已。

勾著熊背縮回自己板凳上,遠遠的觀察著。

“你那法寶是如何探查出我的神識?”

王延詢問道。

陳鴻江放下準備品茶的手

“想來是仙師方才用神識試探過一次?”

王延喝了口酒,沒有回答算作默認。

“我這寶物傳自老祖,沒什麼神異作用,但在探查類法寶裡也算出眾。常規的探查法器就像一潭死水,石子落入隻有淺淺漣漪,巨石投進翻起層層波濤,是漣漪還是巨浪便是判斷神識的關要。”

王延一聲不吭,這些知識從未在落雲宗學過,悄悄吸收。

“但我這不同,一旦激發後就如同張開的蛛網,這蛛網與我本身相連有所感應。因而在我的感覺中,周遭神識就像一個個紛飛的蝴蝶被束縛其中,尋常時候這張網受到小蟲移動所擾,我隻感覺像有人在撥弄發絲,而在剛才覺得有一隻大手在提拉。”

“這動靜隻在我家老祖那感受到過。”

一種猶如人去觀看水潭,以水潭的反應來判斷大小,另一種則是與人感官相連,這便是兩種探查類法器的作用原理麼?

王延覺得受益匪淺。

聽起來他這種響應方式會更加快捷,且與自身相連波動會更加明顯,不像尋常法器那樣視覺反饋,而是通過精神反饋。

“若神識強於你豈不是會對你造成損傷?”

“前輩慧眼如炬!這些年祖父為解決這一問題,找了不少一階陣法大師在上麵銘刻符文,試圖搭建一個但凡超過限度便自行斷開神識連接的法陣,直到前幾月才克儘全功。”

三言兩語就知道背後的弱點,陳鴻江大有深意的看了對方一眼,越發認定此人不凡。

好不容易碰到位高人,陳鴻江趁機詢問了幾個修行上的障礙。

考慮到對方不吝讓自己學到了些東西,王延也將自己的經驗娓娓道來。

畢竟是武道入仙,對方是同根同源,許多問題都是他以前趟過的舊路,不說言無巨細,也做到毫末梳理,至少也點名方向。

打漁世家,春撈秋捕,夏養冬鬥,體魄是第一位的,自幼陳鴻江便是從校場武師的拳腳下養出。

武道入仙的修士也少見,他恰巧一問,隻作談資,並未想過對方會有什麼高深見解。

這樣天資綽約的人物,難免跳過許多常人不經的階段,未曾親曆不會有多詳儘。

況且對方年齡不大,更未必經過由武入仙的路徑。

初始並未又多上心,但仔細聽去,卻愈發覺察到不尋常。

樣樣講的精妙無比,如同自身經曆過一般,有種撥雲見日,捅破窗戶紙的感覺。

許多困囿心中許久的問題都得到化解,以對方這樣的年齡有如此見解,可見基礎之翔實,悟性之高絕!

他向來看不上那些誇誇其談紙上談兵的闊論,但對能化為己用、字字珠璣的講解心生佩服。

是真高人呐!

“不知前輩是出自落雲宗還是那上三宗?”

這樣年輕的築基修士不可能是無根浮萍,若是這落雲宗弟子,那八成是元蒼真人座下親傳才可能。

“落雲宗雜役罷了。”

王延如實答道。

陳鴻江先是一愣,思索片刻後有所明悟。

大隱隱於市,入道先煉心,修心本就是必經之路,況且對方這些真知灼見必定也是在這微末視角中累土成山,拾階而上的。

這便是天驕麼?

陳鴻江啜了口茶水,由衷感歎道

“前輩還真是彆具一格。”

王延不知道對方又想到什麼地方去,這些人是否也過於沉浸在自己認定的事實中了?!

他遲遲沒有離去,不過是因為道氣禦蟲訣的異動,那必然說明是嗅到了蟲類的氣息。

如今這三人近在眼前,卻沒見奇書有動靜,那說明此蟲不在幾人身上。

那是在何處?

小雨細細簌簌,但修者六識超人,丫鬟瞬間察覺到蔥翠芭蕉林中傳來一陣異動。

“少爺小心!”

密林中一陣陰影閃過,一個渾身帶血的濃眉寬額男子驀然從草叢中鑽出,披頭散發,膀上有一道刀痕。

再一拔身而出,手裡赫然提著一顆血淋淋的人頭!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