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分班考試(2 / 2)

至於其他科目。林妙妙降低了對於三門理科分攤出去的精力,精神壓力也沒有那麼大,文科上花費的時間變多了,成績自然而然的上去了。

三門理科的成績。那林妙妙和李雲昭都瞞著王勝男。

李雲昭和林妙妙兩個人和三門任課老師都有過溝通,高一下學期狀元班的理科考試卷子難度直線上升。因為狀元班絕大部分以理科為主,高一下半學期好歹也有小小半年的時間,那哪能浪費啊。

任課老師對於狀元班的要求基本上是以理科班為基準,那對於文科生的林妙妙來說要求過高。

換句話說,對於林妙妙來說,她隻要能過的分班考試就完事了。做那麼難的題乾嘛呢?

李雲昭每次考試。考到一半都可以給林妙妙遞一張紙條。建議答哪些題。哪些題戰略放棄,最低的一次要求隻有18分。

李雲昭對於題目難易程度的判斷其實是對的。無論是劉老師還是田老師。其實都收到了李雲這一點點的好處,也就是那個視頻。

那個視頻現在在江州,還蠻吃香的,畢竟其他老師用的修改日期都是1982年的。這個又是新視頻,又是教授級彆做出來的實驗。實驗現象非常明顯,倒是廣為流傳,一時間兩位老師也被其他老師恭維了不少好話。

李雲昭的判斷雖然是對的,雖然吃相不太好看。但他們幾位老師考慮再三,也確實,如果可以放棄林妙妙這些後進生,其實對於整個班級的進度來說。還是可觀的。

所以李雲昭的小紙條從林妙妙延伸到了鄧小琪。隻不過鄧小琪的紙條是有錢三一遞的。

錢三一依然沒有放棄和李雲昭比試一下的念頭。

這道題到底是難還是簡單?不僅需要對於題目了解,自己的知識儲備豐富,對於整體的統籌也要了解,這一點錢三一明顯弱於李雲昭。

李雲昭圈出來的題大概在40分左右,而錢三一普遍能圈到50~60分。

說實在的,其實各科老師對於學校的分班考試製度也是挺有意見的。

明明也是文理分科,結果文科班的分班要求居然受到理科成績的限製,這一點大家和謝維州反映了很多次。明明可以做到文科考文科的,理科考理科的,但精英中學始終不采納。

謝維州的理由其實也很簡單,除了狀元班以外,其他班級沒有辦法。在一個教室中分進度教學。

而且也就隻有這屆狀元班有意外。

狀元班能夠做到這一點取決於兩點,第一他們班全班幾乎都是選理科的,帶上李雲昭林妙妙一共隻有4個文科生。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李雲昭會教。

李雲昭本身幫林妙妙補課經驗豐富,而且他對於考試難度係數的把握很強。狀元班的教法很簡單。文科老師按理科班的教,理科老師也按理科班的教。

他們班考文科的4個人,文科成績在全年級都是都是正數的。現在直接考試就行,根本不用教。而理科成績,李雲昭一個人就教完了。

本來就教林妙妙,旁邊旁聽的鄧小琪。現在再加一個人,而且隻要補一點點基礎就好了,她比林妙妙鄧小琪的成績好上不是一星半點。

上化學課的時候,寫文科作業,田珊珊已經不管林妙妙了。

趙榮寶對此曾提出過異議。劉老師,田老師都拿出了一張之前分班考的真題。給林妙妙鄧小琪做過。沒有一個低於80分的。

“我們學校分班考的題,確實遠遠簡單於正常考試的題,正常的周考,月考林妙妙沒就沒上過30。”

“我要的是最後高考成績,分班考試能過就行。”李雲昭是這麼勸一下趙榮寶的。

哦,對了,還有數學。林妙妙在分班考試考了90分。這一點李雲昭也沒有辦法能救,林妙妙不隻是基礎差,她確實數學上的天賦也差,短時間能補到剛及格,真的是儘力了。

如果高二可以接著補的話,或許還能再往上夠一夠。但林妙妙哪怕文科的數學,想要過130,那估計還有點懸。

精英中學的分班考試一共考三天,其中語數英記150分,可以提前申請考小語種。由於考慮到考試時總時長。文理兩科6門課每門課都是100分製,稍稍壓縮了一下題量,分三天考完。

不出意外的,李雲昭以語文扣八分曆史扣兩分,另一門敏感詞扣5分,總成績1035分列全校第二,文科班第一。

錢三一以1037分,拿下了全校第一,理科班第一。這讓錢三一很難受。

兩個人理科都拿滿了,這兩分差在文科上,文科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